第16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4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7》发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连续7年上升
本报记者 陈果静

日前,独立第三方机构竞争力智库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7》。

报告对全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653个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情况开展了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简称“全面小康指数”)约为97.00,连续7年上升。

竞争力智库董事长宋红光介绍,中国城市全面小康社会指数以100为预期点,全面小康指数超过预期点的城市达到134个,其中地级市66个、县级市68个。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全面小康指数前10位分别为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内蒙古和重庆。

报告显示,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超预期点的66个城市分布在20个省份,其中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数量较多。分区域看,东部地区41个、中部地区11个、西部地区11个、东北地区3个。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超预期点的68个城市分布在14个省份,其中浙江、江苏、山东、新疆、湖南数量较多。分区域看,东部地区48个、中部地区9个、西部地区10个、东北地区1个。

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斯兰表示,报告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为标准,按照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借鉴国家有关部委、各省小康监测部门及相关科研机构统计与研究成果,构建了“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体系分别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治理5个领域开展系统监测,形成“小康经济指数”“小康生活指数”“小康文化指数”“小康生态指数”和“小康治理指数”5个小康分项指数,分别衡量各领域建成水平,5个小康分项指数集成“全面小康指数”,衡量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体水平。

报告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对各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个领域客观、动态、全面监测,为决胜阶段工作提供参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