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宾热议互联网产业发展“下半场”——
深度融合塑造商业新面孔
本报记者 陈 静

当互联网产业发展进入“下半场”,与传统产业和模式的深度融合,成为未来的重大机遇。智能制造、智慧零售、普惠金融……融合因何而起,又将去往何方?成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嘉宾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我心中的‘下半场’就是移动互联网,这是从中国开始的。在无线应用方面,中国凭借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引领世界。”携程首席财务官王肖璠说。

在大龙网CEO易青看来,融合的基础来自中国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环境、完善的数据系统和发达的支付物流等配套措施,“从我们在海外的经验来看,其他国家和中国在这方面的积累相差甚远,这也让我们有机会在融合上先行一步”。

为融合提供动力的还有乐于“尝鲜”的商家和消费者。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对此颇为感慨:“中国对全球互联网最大的贡献不是现在的产品,而是塑造出海量的对互联网信心十足的用户。‘双11’我们的用户为抢货等到凌晨,年轻人使用起滴滴和共享单车来毫不犹豫,甚至小菜摊上都挂出支付的二维码。”

即使如此,融合仍需循序渐进,在信息化基础夯实之后,首先是连接渠道的变化带来的商家与消费者关系的变化。智慧零售的种种“试水”正是这种变化的写照。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吴伯凡坦言,智慧零售和传统零售目前一大区别就是解决了记名消费的问题,“在传统场景中,商家几乎不可能把消费行为和每个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但现在,通过线上与用户连接,数据变得可以收集和利用,商家就有可能总结不同类型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偏好,从而对消费者进行更加精准的营销”。

这让传统商家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国美零售服务总裁何阳青告诉记者,通过手机应用“国美管家”,国美正在实现从家电的低频购买到高频服务的转变,“我们会提醒消费者,空调该清洗了,净水器该换滤芯了。过去零售业卖东西像是把女儿嫁出门就算完成任务,现在通过互联网,我们有机会和用户真正‘结婚’,一起经营家庭”。

如果说渠道的变化是让传统产业效率提升,把过去想做的事做得更好,那么由此累积的数据最终形成智能,则让它们有机会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我们的人工智能去年首次通过了国家职业医生考试,600分满分,它拿了456分。今年3月份这个人工智能医生已经在安徽上岗,协助医生治疗,传统医疗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外脑支持’。”

凡普金科创始CEO董祺告诉记者,技术正在走向传统金融行业舞台的中心。新的“科技+金融”应用是金融行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的主要推动力。“人工智能在风险评估、客户服务、投资决策等多个领域,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赋予了传统金融业创新基因,比如说智能化的金融科技服务,让金融业有能力大幅增加对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等实体经济的长尾用户的支持。”

智能化甚至成为融合过程中,构建技术壁垒的“护城河”。车好多集团CEO杨浩涌告诉记者,瓜子二手车有一个名叫“保卖”业务,通过积累的大数据系统给车价做评估,评估后给卖家报出一个价格,如果卖家接受,就会在14天内由瓜子二手车付款。“这个模式成立的关键就是我们给出的价格是否合适,毕竟收车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必须快速周转才不亏钱,因此必须要累积数据、建立数据模型、改进算法,这种基于智能化的决策,精确程度显然远远高于传统的人工估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