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高考加分“瘦身”旨在公平竞争
玫昆仑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高考加分的政策初衷,是为了弥补教育不公,体现“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理念,也是以实际行动倡导素质教育,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无疑值得肯定。

问题是,时下高考加分项目在有些地方由最初的十余种已经衍生出上百种,好政策在一些地方变了味,以致面目全非,甚至被权力和金钱所渗透。例如,有的地方体育高考加分变成了“拼钱游戏”或“拼爹游戏”,其背后不仅是权力乱寻租,更是民众对教育公平的焦虑。

一方面,各地高考加分政策不一,不该加分的也可加分,加分项目呈泛滥之势;有些该加分的又被权力左右,给权力寻租留下空间,直接导致部分家长和考生的心理失衡。另一方面,部分高考加分项目不规范操作,变成了有关部门牟利的工具,甚至出现了“加分产业链”,损害了高考教育公平;有的官员搞权力自肥,滋生腐败歪风。试想,高考选拔制度本身就具有排他性,依靠加分录取一名考生就意味着同时让另一名考生失去平等竞争的机会,是对另一名考生合法权益的侵犯。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如今,教育部大胆改革,给高考加分项目“瘦身”,取消体育特长生、科技类竞赛等多个加分项目,为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高考政策环境,拓宽了教育公平路,公平竞争越来越名正言顺。同时,给高考加分项目“瘦身”,能最大限度地让所有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高考选拔制度也才能因此健康顺利地发展下去,并得到广大家长和考生的认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