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2018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3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位全国政协委员做客“中经两会之夜”访谈节目———
新时代民企应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轶辰
3月13日,孙太利(左二)、武献华(右二)和孙洁(右一)3位全国政协委员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两会之夜”访谈节目。本报记者 王轶辰摄
观看更多的中经两会访谈视频请扫二维码

3月13日,中国经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中经两会之夜”栏目迎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委副主委、庆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太利;全国政协委员、东北财经大学教授武献华;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三位嘉宾,共同探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健康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在全国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226席,创造了全国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就业岗位和一半以上的税收。我国个体工商户达到6579.3万户,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非公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孙洁委员说。

武献华委员认为,非公经济现在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在解决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对非公经济一直以来都是支持的态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给非公经济及其经营者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调整优化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孙太利委员说。

近年来,非公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但仍然面临企业负担重等发展问题。“目前来看,我们‘五险一金’和其他税收负担还比较重,造成企业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有必要降低‘五险一金’的费率。”孙洁委员建议,政府还要加大企业在民生方面支出的税收优惠力度。

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某些困难,比如企业税费负担比较重,银行贷款的利息比较高,成本高、原材料贵、效益低、利润薄,部分企业“脱实向虚”倾向突出,不利于实体经济回归。“从公平竞争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应当给民营企业继续减税降费,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武献华委员说。

孙太利委员认为,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同时从税费方面给非公经济减负,这样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转型,从创新上提质,改善经营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销售链的融合,助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新时代必须要研究转型,非公经济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三个出路。”孙太利委员认为,第一条路是转型升级,比如消费升级就给非公经济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第二条路是“走出去”,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走不出去,质量也提升不了;第三条路是被淘汰。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全球共识,更多企业开始选择“走出去”,这是非公经济谋发展的一条新出路。“民营企业‘走出去’是解决企业创新发展、企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武献华委员说,民营企业“走出去”要明确企业自身所处的阶段和优势劣势,综合研判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民营企业“走出去”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局部地区政局动荡、汇率风险等,这些都是一家企业无法掌控的。孙洁委员建议尽快搭建国家级的“一带一路”风险管理平台,提供服务于企业“走出去”的各种风险提示。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现在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8000美元以上,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已经到了一个新起点,人们在住房、医疗、出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追求高质量。

“非公经济除了过去的制造业以外,可以发展新兴的业态,主动地参与到包括服务业、养老产业和健康产业中去。”孙洁委员说,非公经济参与介入这些产业的时候,希望政府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非公经济往这方面发展,以便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