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来,就是刚才张平代表说的阿来。我和张平代表是老朋友,我们都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3月12日下午举行的全体代表会议上如此开场。
此时,坐在另一边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微笑点头。
《尘埃落定》《格萨尔王》等著名小说正是出自阿来代表之手。“我想在这里感谢张平代表。”阿来代表说:“近年来,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三个代表性事件,包括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曹文轩的国际安徒生奖和刘慈欣的国际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刘慈欣的《三体》小说是在四川开始连载出版的。这部小说带来了很好的国际影响和经济效益。书本身创造的效益价值就有两三亿元,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这是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据我所知,当时为了让还在电厂工作的刘慈欣能安心写书,张平代表也是克服各种困难帮助刘慈欣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在我国像这样重视文化产业的案例还不够多。”
对于文化产业亟需解决的知识产权问题,阿来代表深有感触。他认为对于没有得到授权在网上看电影、看书、听歌等行为,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可能侵犯了知识产权。因此立法以及普法宣传要加入新观念新意识,从而解决进入新时代后产生的新问题。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也深有同感。他呼应说,四川的文化创意产业现在发展正劲,要加强文化产业立法,为四川发展增添动力。“去年,长期存在文化短板的四川影视出现了井喷,出品的三部电视剧《春暖花开》《天下粮田》《我的1997》,占据了央视一套全年四分之一的黄金市场。四川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引起了境外媒体的关注,认为文创产业为成都发展添动力,并把它视为中国发展变化的缩影。总之,四川文化建设风头正劲,中国文化建设风头正劲。”郑晓幸代表说。
郑晓幸代表继续说,当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已经成为高频率出现的词汇,但这不应该成为标签和口号。没有文化感觉哪有文化自觉,没有文化底蕴哪有文化坚守,没有文化自强哪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创新哪有文化兴盛。
郑晓幸代表建议,把文化产业促进法纳入本届人大立法规划,这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当下,中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转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求知、求美等文化消费迅速增长,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创产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文化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文化与旅游、制造业、新型工业化、乡村文化振兴等融合加快,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制度瓶颈、发展障碍、产权纠纷,也包括刚才阿来代表说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立法工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