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寒已尽,小城春意生。
新疆且末县居昆仑山、阿尔金山之北,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得名“天边小城”,由于紧依沙海而一直演绎着“与沙共舞”的精彩故事。
“20年间,且末持续推进防沙治沙生态工程,筑起了11.2万亩绿色屏障。”且末县县长艾尔肯·阿不力提甫说,风沙危害不断降低的同时,沙产业从无到有,累计接种肉苁蓉4.5万亩,实现了沙中淘金。
新春来临之际,经济日报记者赴且末蹲点采访,体味当地人播绿不停的壮志豪情,记录亘古沙海织锦绣的生动实践。
品味治沙苦与乐
且末紧邻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战风沙,关乎着且末的生存与发展,每一位播绿治沙者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且末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居来提·库尔班,曾从2002年起担任河东防风治沙站站长。当时治沙站只有7名职工,主要任务是“守摊”:养护300亩绿化带。他上任后,决心改变现状,带领大家铺设滴灌带、平整沙丘,当年就沿沙漠边缘种下600亩红柳、胡杨和沙拐枣。绿化工分段把守,发现问题树随时补救,让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要种树,先修路。修建伸向沙漠腹地的治沙公路,是播绿的先决条件。缺少资金,居来提·库尔班就借来挖掘机、推土机,带领大家挥锹铲沙,硬是修好了2公里长的路。一算账,只花了3万元砂石料钱。治沙路需跨越一条河,这让建设者犯了难。精打细算的他们,最终找来4条报废的解放牌卡车的大梁,将其焊在一起作为桥身,又用水泥浇筑了桥墩。经测试,这座“解放桥”上跑小型车、摩托车都没问题。
治沙站的帕提古丽·亚森也已有13年“沙龄”。“在且末,种树比养孩子难,有时种下才2天,就被风沙刮倒了,只好重栽,不吃苦、不上心还真干不好这活儿。通过我们的努力,绿色防线挡住了黄沙,现在县城沙尘天明显减少了,真的很有成就感!”
科学谋划进与退
车尔臣河是且末人的母亲河,其东岸的沙漠地带,是当地治沙主战场。站在河东防风治沙站观测台上,天清气朗、微风拂面。远处,茫茫黄沙接天际;近看,株株红柳、梭梭手牵手,片片草方格沙障紧罩在沙丘上,紧紧锁住沙漠。“矢志不渝、艰苦奋斗、防沙治沙、播绿惠民”,矗立在沙海中的这几个大字,仿佛且末人抵御风沙的宣战书,透着自信与豪迈。
“‘人进沙退’,是逼着沙子退。我们还有另一种‘进’,就是与沙为友,发展沙产业。”河东防风治沙站负责人佟戈雁介绍,河东防风治沙基地成功试种了肉苁蓉、葡萄、南瓜、西瓜、沙漠玫瑰等经济作物,特别是被称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昆仑治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知林最初到且末经营棉花、红枣,后来看中沙海里的商机,开始专门种植和经营肉苁蓉。
去年,他在奥依拉克镇牵头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组织231名贫困农民接种肉苁蓉。这些贫困老乡平均每人种5亩,按亩均收入2000元计算,将实现人均年收入1万元,脱贫完全没问题。
与“人进,沙在退”相比,“人退,沙不进”则是另一种治沙成效。去年,且末开展了4轮“天清气朗”清山行动,清理退出69家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原有探采矿权;禁牧725万亩、草畜平衡1815万亩;严禁非法开荒、超采地下水……随着一系列“退”的举措的实施,沙子不再咄咄逼人。
治沙致富一盘棋
茫茫沙海,巍巍昆仑。且末县距东边的若羌县、西边的民丰县均为300公里左右。作为“孤悬”的绿洲,且末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将防风治沙与林果业提质增效相结合,打造全域有机绿洲。“在辖域范围内建有机绿洲是谋长远、打基础,走活治沙致富一盘棋的发展之道。”且末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许晓华分析说。
打造有机绿洲,红枣“担当重任”。在托格拉克勒乡的枣园,艾合买提·买合木提正在给枣树刮皮,以防虫害。他们一家承包了22亩红枣,其中4亩枣树按有机作物标准施肥、管理,去年卖到每公斤13.5元的好价钱;而另外18亩红枣,售价只有每公斤7元多。这名维吾尔族小伙子笑着告诉记者:“准备今年成家,筹备婚礼的钱都准备好了,有机红枣贡献最多。”
目前,全县枣农推广有机种植的积极性高涨。县红枣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李大武介绍,且末枣树面积近20万亩,其中6800亩初步完成有机认证;目前正在推进“且末红枣”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力争到“十三五”时期末,全县红枣全部达到有机标准。
与红枣一样,高原香蒜、薄皮核桃也肩负治沙致富的使命。库拉木勒克乡位于昆仑山脚下,居住着下山定居的牧民,在政府引导下,他们积极发展种植业。牧民麦热木汗·塔西一家种了1亩高原香蒜、8亩地核桃,其中高原香蒜亩收入超过7000元,核桃树将在明年挂果。
“引入泥沙改良戈壁,建设果园;建好果园又能抵御风沙,产生生态效益。”库拉木勒克乡党委书记周世刚对治沙、用沙前景充满信心地说,濒沙地区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好生态账,将治沙与致富两道难题一起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