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光阁地沟油”一词引发网友对微博热搜榜的讨论。微博热搜只要花钱就能搞定?微博热搜到底是搜出来的,还是买出来的?请看本栏主持人对相关热点问题的解读。
北京网友“米兰神盾”:我经常用微博热搜榜,“紫光阁地沟油”事件一出,怎么感觉自己被忽悠了?
主持人:对于“紫光阁地沟油”,微博热搜榜回应称,当时该词条进入了“实时上升热点”中展示,持续十多分钟,但由于搜索量不足最终未能登上热搜榜。对很多人而言,微博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习惯使用微博搜索获取信息,从热搜榜上发现新鲜有料的内容。
微博热搜榜有多热?据相关报告统计,2016年榜单日曝光2.5亿,引导1.35亿搜索热度,创造33亿微博曝光机会。微博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博月度活跃用户数已达3.76亿。庞大的用户体量所具有的营销价值不可低估。
山西网友“兰亭书生”:热搜榜需要遵守哪些法规?
主持人:为了自我营销,很多平台都设置了“热搜榜”“点击率”“热门话题”等吸引公众关注度的推广模式。然而,近年来,这些却逐渐成为不良企业或个人牟取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的工具。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种模式是一种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就是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
贵州网友“云贵中”:如何应对“刷榜”等违规行为?
主持人:微博热搜榜宣称“我们尊重每一条资讯,客观地反映用户真实的关注点”。那么,如何做到客观真实?这需要考量一个热点排行榜的权威和效用价值。根据规则,只有大量真实用户共同关注的热点才能上热搜。一个实时权威的热点排行榜必须依法合规地商业化发展。如果存在“刷榜”等交易造假的行为,必须悬崖勒马、及时制止。毕竟,互联网有互联网的规则,网络空间有网络法治。用非法牟利手段制造各种网络搜索虚假信息,损害的不仅是平台自身的权威性,而且是对用户的欺骗,甚至存在对法律的挑衅。对此,平台应负起监管责任,合理筛选,剔除虚假信息,阻断不正当交易。否则,一旦陷入非法深渊,则将难逃法律制裁,甚至要受到非法经营罪、网络诽谤罪的惩罚。
(本期主持人:李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