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内首台直径2.8米的KSZ-2800型矿用全断面硬岩快速掘进机在辽宁铁法能源通用重机公司成功下线,随即运往重庆能源松藻煤矿投入使用。专家评价认为,该产品成功融合了工程TBM、煤矿防爆、自动测量控制等先进技术,堪称业界又一重大突破。
铁法能源通用重机公司的母公司是来自辽宁的老牌国企——辽宁铁法能源公司(以下简称“铁法能源”)。近年来,这家曾以煤炭采掘等传统产业为主业的“老国企”锐意创新,不仅没有被历史包袱拖垮,反而不断以创新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勇立在创新转型的潮头上。
传统产业改头换面
2016年,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及省主管部门的部署,铁法能源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产能180万吨的大明煤矿。与此同时,公司开启新一轮创新转型大幕,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坚持走煤与非煤、制造与服务、传统与新兴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集中力量发展高端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市场需求,铁法能源组建了辽宁通用重机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从以往单纯生产煤矿机械到生产制造工程类小型盾构机的转型。2016年,公司与重庆能源投资集团签约,双方共同投资研发“神盾一号”岩巷快速掘进机,仅此一项便实现产值2000万元。
与“神盾一号”几乎同时诞生的,还有该企业另一重头项目。今年7月21日,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和铁法煤业公司共同投资13.49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该项目依托铁岭地区丰富的玉米资源,以农产品加工转化成生物能源和其他生物技术产品,每年可就地消化玉米100万吨。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21.52亿元,年利税总额4亿元,可安排600人就业。
在此基础上,铁法能源还积极引进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和两台余热发电机组,以煤矸石为原料,通过窑炉系统内燃焙烧,生产耐压、抗折、耐酸、耐碱性能均高于黏土砖的煤矸石烧结砖。这种“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的循环经济模式,每年可为企业带来4亿块高强度煤矸石烧结砖的“副产品”。
凭借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铁法能源正在改变传统产业“傻大黑粗”的形象。借由一系列创新举措,公司传统优势产业不断迸发出新活力,成为公司在新时代转型发展最给力的先锋军。
新产业强势崛起
记者日前在铁法能源看到,许多游客正在这里参观游览。原来,这是公司近年来开展的一项全新业务——工业旅游。
与不少“老国企”一样,铁法能源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淘汰了一大批老旧设备。从生产角度上讲,这些设备的确光环不再,但从文化角度上讲,它们又是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中的见证。
如何让这些曾经为祖国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家们”发挥余热,“欢度晚年”?铁法能源看中了工业旅游。
为此,铁法能源将旅游开发纳入公司新发展战略。为做大做强蒸汽机车旅游产业,公司将转型闲置的蒸汽机车重新维护,建成蒸汽机车旅游摄影、文化交流传播、影视拍摄、旅游产品开发制造“四大基地”,叫响蒸汽机车旅游品牌。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末,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20多万人次,《建国大业》《东方》《一代宗师》等一大批影视作品均在该景区取景拍摄。
科技创新突破瓶颈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铁法能源安全生产煤炭815.3万吨,圆满完成了辽宁省政府下达的“保供暖煤、保电煤”任务。
取得这样的成绩当真不易,毕竟,经过多年开采,老矿区的可采煤炭资源已经越来越少,开采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公司向薄煤层、“孤岛”煤层宣战,积极革新技术,优化采场布局,科学组织生产接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煤炭资源的精采精收,让老矿区产出“新宝藏”。
面对复杂的开采条件,铁法能源始终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坚持把“难题”变成“课题”,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破解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为此,公司要求每个矿井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创新课题组,针对实际生产中的难点开展技术攻关,并每两年召开一次公司内部科技创新大会,评定技术专家、技术人才,给予重奖。
比如,铁法能源小康矿正在开采的南二南五综采工作面属于极软岩“孤岛”开采,两侧都是采空区。该矿科技带头人、综采队长孙中华大胆创新,采取增加补强锚索、提前开帮拉底卸压、喷浆封闭围岩等5项创新,解决了困扰业界的多项难题,交出了上半年安全生产煤炭93.5万吨的完美答卷。
随着科技开采力度不断加大,目前该公司综掘机使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这种机械化开采方式不仅掘进速度快、巷道成型和工程质量好,而且极大地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此外,针对煤矿大坡度巷道施工安全难题,该公司在大兴矿创造性地使用了反井钻机施工-44度“斜巷”,创造了反井钻机小角度施工的全国纪录。
如今,这项纪录又被铁法能源再次刷新。通过完善技术措施,改进施工工艺,公司成功完成-35度倾角的施工,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