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林化纤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需求才是第一资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己平
图为吉林化纤粘胶长丝加工生产线。 (资料图片)
图为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生产线。 (资料图片)

作为一家以化学纤维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老牌国企,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头顶诸多桂冠。它是全球最大的竹纤维生产基地、最大的腈纶纤维生产基地、最优质的人造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保健功能纺织品原料基地和国家差别化腈纶研发生产基地。其产品风行国内20多个省区市及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去年行业产品价格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集团吉林本埠实现利润1.5亿元,员工收入增长10.75%;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49.89亿元,同比增长55.7%,预计全年将迈上百亿元台阶。

回顾吉林化纤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顺利”并不是唯一的主题词。在最困难的时候,它甚至曾经连续亏损45个月。

是什么让它涅槃重生?

“坚持‘要素和创新双驱动’‘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升级’‘行业领跑和产业带动双发力’,紧紧围绕‘夯实主业,加快升级,适度多元化’发展战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供给能力。”吉林化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到一线去感受需求

说起如何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各家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秘籍”。吉林化纤的“秘籍”是,改变销售人员到客户处推销产品的模式,转而让生产者定期出入一线,直面客户听取并感受需求。通过这一改变,产品研发推广的依据不再是冰冷的调研数据,而是每位生产者、产品设计者的亲身经历,这样“活生生”的需求自然更符合客户喜好。

“需求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经过一系列改革,从‘一把手’到车间班组长,集团上下每个人都是客户经理,都可以和需求全天候无缝对接。”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生产处处长王冬梅告诉记者,目前集团已经将定期走访客户的工作流程细化为基层、中层、高层3个层次,不同职位的工作人员从不同视角观察市场,而后共同探讨提高供给质量的途径,科学调整生产工艺,不断完善产品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供给水平。统计显示,凭借这套反向操作思路,集团上半年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7.9%。

“大丝饼”的推出就是吉林化纤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成功案例。在调研过程中,吉林化纤工作人员发现,下游纺织用户最讨厌丝饼断线,因为接头越多生产效率越低,产品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把缠丝的丝筒做得粗一些,丝线长度势必增加,纺织时就可以少停机。

发现这一问题后,吉林化纤立刻着手改进丝筒。从2014年开始,研发人员多次组织科研攻关,单个丝饼重量由原来的540g逐步升级到940g,大大满足了下游纺织企业自动化、高效率的生产需求。统计显示,仅此一项改变便使吉林化纤的人造丝产品成功替代国际一流的筒管法产品,新增人造丝客户近20家。

不断内省 把握需求

要赢得市场认可,精准把握需求很重要,确保产品品质过硬更重要。多年来,吉林化纤积极对标国际一流产品品质,精心呵护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造丝是吉林化纤的传统优势产品,目前产能已突破5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23%、全国总产能的27.7%,产销率始终保持100%。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款产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匀质化”是核心要素——动辄几万米甚至几十万米的丝条粗细均匀。

吉林化纤认为,对待拳头产品一定要认准一个关键词——“好上加好”。为此,集团采用匀质化数控调节设备,改进部分生产工艺及指标控制方式,最终实现产品纤度和染色更均匀的目标。目前,匀质化生产的“白金马”牌人造丝匀质保染产品已经能够满足最高端的面料需求,在日本、韩国等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均超过45%。

吉林化纤另一优势产品腈纶纤维的蜕变也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早些年,腈纶纤维只是价格低廉的消耗品,技术含量并不高。为了让这一传统产品涅槃重生,吉林化纤就精细生产全过程展开科研攻关,从聚合到纺丝再到毛条生产等各环节均涵盖其中,从工艺到设备再到人员全要素一个都不能少。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地改进,目前吉林化纤生产的腈纶纤维在光泽度和滑爽性等核心要素上均取得了巨大突破,产品性能得到客户肯定,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吉林化纤人造丝销量增长6685吨;腈纶纤维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其中印度尼西亚的市场份额大幅增长36%。目前,集团已形成人造丝、腈纶纤维、竹纤维、碳纤维4大主力产品,产销率均为100%。

超前创新 引导需求

超前引导需求,再以创新满足需求,这是吉林化纤华丽蜕变的又一“秘籍”。吉林化纤认为,有效果、有效率的创新需要把握三大要点。

第一是做“宽”,即要避免产品同质竞争,走差别化发展之路。比如,吉林化纤腈纶年生产能力为38万吨,如此庞大的产品规模如果不辅之以差别化调整策略,仅集团内部同类产品间的同质化竞争就不可避免。为此,集团仅在腈纶一个板块内就开发出功能保健、原生色、环保仿真、安全防护4大系列20多个品种,并建立起可针对市场需求变化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和产品结构的生产体系。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腈纶产量同比增长19.3%,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提高。

第二是增“高”,即推动传统优势产品再升级。比如,人造丝既是替代天然蚕丝的高附加值产品,也是集团最具优势的产品之一。为进一步深耕市场,尤其是满足高端客户潜在需求,集团开展了“有中生新”集中攻关,先后实现匀质化、细旦化(一种可使产品各项指标更加接近天然蚕丝,并有望完全替代天然产品的高新技术)、大型化和连续化4项升级。“四化”升级后的新人造丝产品质量全球一流,供不应求。

质量优势还带来了价格优势。统计显示,吉林化纤生产的AA级单位产品售价每吨高于二档丝、三档丝2000元至5000元,产品毛利率达16%至18%,是同行业的6倍,科技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是做“长”,即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延伸。比如,竹纤维是近年来集团倾力打造的又一拳头产品。为此,集团先通过自主创新创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天竹纤维”,而后打通从竹浆粕到竹纤维再到竹纱线的完整产业链,紧接着组建“天竹联盟”产业合作平台,协同上下游共同创新发展。目前,该平台成员企业已由32家发展到135家,其中包括七匹狼、九牧王、三枪、爱慕、洁丽雅等知名品牌。得益于平台的聚合效应,竹纤维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认知度日益提高,目前国内市场份额已达70%。

实践证明,“超前引导需求,再以创新满足需求”的思路的确有效。统计显示,吉林化纤新产品上线、迭代速度远超同行,新产品综合贡献率已提升至32.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