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风送我上“青云”
经济日报社(集团)《中国企业家》记者 郭朝飞
青云举办的“实践课堂”。(资料图片)
青云与昆仑数据签约合作。(资料图片)

腾讯、百度、阿里三家企业领衔互联网经济,其他创业者还有没有机会呢?

黄允松的答案是:有。秘诀是两个字——中立。黄允松是企业级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以下简称“青云”)的创始人、CEO。

他身材瘦小,语速很快。他父亲评价他像个机器人。因为看起来,他的生活实在无趣,吃饭、穿衣不讲究,不抽烟、不喝酒,买什么票都捡最便宜的。机器人还有一个特点——一根筋,很大程度上黄允松也是如此。他之前工作近10年,有一大半时间都在做跟云计算有关的东西,2012年开始创业,仍然死磕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个多元市场,诸多国内外巨头都在重点布局,除了IBM,亚马逊、微软、谷歌、BAT等也都在耕耘,创业公司更是一茬接一茬。大约有一年时间,黄允松和团队是在外界质疑和自我怀疑中度过的,代码写了一遍又一遍,总是有问题;公司也有过账户只剩下不到6万元、眼看工资就发不出的时候;还有一阵子,黄允松因为压力过大住进了医院。

“要说没想过放弃,那肯定是忽悠,我想过很多次。但是我不服,或者说不舍得,还远远没有达到目标呢。”黄允松说。

执著地死磕让青云活了下来。

2016年,青云实现了千万级人民币税后净利润。目前,其为7万多家企业用户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托管云服务,在金融、工业、能源、商业等领域积累了不少标杆用户,包括招商银行、中国银行、泰康保险、华润创业等。

青云也将在资本市场进行更多运作。2017年6月,青云宣布完成10.8亿元的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招商证券国际、招商致远资本、阳光融汇资本、中金佳泰、泛海投资等机构,蓝驰创投、光速中国等早期投资方跟投。青云已经成为一只独角兽,谋求在国内上市。

寻找“第二条腿”

“一家企业不能把自己在一棵树上吊死,得有两条腿,要不然出现一个谷底可能就扛不过去。”黄允松所谓的“第二条腿”就是针对传统行业的私有云

对于青云和黄允松来说,2014年年中是一个最关键的节点。当年年初,公司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当时公司只有7个人,年中也就几十个人,在公有云领域已经积累了近两万家企业用户,大部分是互联网创业公司。

看起来成绩不错,危机已经露头。

公有云的市场玩家有不少创业公司,还有很多“大家伙”,如亚马逊、微软、IBM,中国电信等传统运营商,BAT、盛大、金山等互联网公司,还包括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商和传统IT基础架构提供商。2014年,“大家伙”开始打架,很多公司宣布云服务大幅降价。数据显示,当年3月,阿里云的云服务器、云存储和云数据库价格大幅下调,其中云存储降幅达42%;一个多月后,腾讯云又宣布云服务价格全线下调50%。

“大家都在补贴,打价格战。当时就有投资人质疑,青云的公有云是有客户,但你怎么挣钱?怎么有净利润呢?”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说。蓝驰创投是青云的投资方,从A轮到D轮均有投资。

“一家企业不能把自己在一棵树上吊死,得有两条腿,要不然出现一个谷底可能就扛不过去。所以,2014年下半年我开始拼命寻找第二条腿。”黄允松所谓的“第二条腿”就是针对传统行业的私有云。这一领域几乎都是大客户,付费意愿强,价格敏感度低,但注重服务安全性与稳定性。

青云首先选择了传统金融行业,招商银行成为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客户。在黄允松看来,招商银行是中国的银行中最注重科技创新的一家,与招商银行合作具有特殊的标杆意义。但黄允松没有料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将进入人生的一个低谷,青云也将进入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2014年8月,黄允松到深圳与招商银行接洽。巧的是,当时招商银行正准备上马一个私有云项目,不巧的是,一家擅长私有云的巨头公司已经介入。黄允松没有放弃,他与另外一名同事交替去招商银行拜访,保证每周都有人去“刷脸”。

“无论如何,不能让招行忘了我们,这暗示我们一直都在,随时可以上场。”黄允松说。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黄允松穿梭于北京与深圳之间,看不到希望,其他大公司也没有什么进展。一筹莫展之际,转机出现。

按照计划,招商银行2015年开年验收项目,前述公司的私有云方案需要尽快上线跑起来,但其方案遇到了技术问题,迟迟无法攻克,招商银行非常焦急。黄允松和同事的持续“刷脸”终于换来了一次机会,最终青云拿下了这个订单。事后,招商银行的人和青云的林源聊天,称对青云印象很深,因为那段时间青云一个戴眼镜的小个子工程师总是去,非常机灵。林源笑说,那就是公司CEO黄允松。

初衷原是“不服”

在之前的公司,黄允松团队面临被边缘化。黄允松不服,“我们这个行业很残酷。我三十多岁的人了,如果再养几年就废了,我接受不了”。

黄允松知道创业不容易,但没有想到会如此艰难。他是一个保守的人,不愿意冒风险,做任何决策都会反复掂量,寻找各种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判断。

2011年,黄允松是IBM Smart Cloud的首席架构师。初期,IBM Smart Cloud在公司内部发展不错,迭代了好几个版本,还成为IBM全球发布的一个标准化产品。硬件设备是IBM的大头,而云产品的趋势是消灭硬件。为了短期内不对公司业绩造成巨大冲击,IBM选择了一个居中的发展模式,缓慢过渡。IBM内部,有关云的产品方案有7套,黄允松的只是其中之一。这意味着,黄允松团队将被边缘化。临近2012年春节,IBM美国奥斯丁实验室的一位高层来到北京,找黄允松谈话,称业务发展方向将会有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黄允松内心明白项目已经无法挽回了。

“我们这个行业很残酷,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都在往前飞奔。我三十多岁的人了,如果再养几年就废了,我接受不了。”黄允松说。

跳槽还是创业,黄允松拿不准,他找了很多在外企工作的前辈,问他们如果碰到自己的境遇会怎么办。一个人的背后助推,让黄允松下定决心创业。这个人叫甘泉,如今是青云联合创始人、CTO。甘泉比黄允松大两岁,外表温和,内心躁动。他在华为待过,在IBM干过两年,有过两次不成功的创业经历,但喜欢冒险,创业激情很高。2011年时,甘泉任职于百度。离开IBM之后,甘泉一直撺掇黄允松一起创业,短则一个月,长也就一个季度,就会发给黄允松一个创业计划,社交、游戏之类五花八门。黄允松觉得没一个靠谱的,也就置之不理。这次,黄允松觉得时机成熟了,拉上了甘泉。

一天晚上,黄允松翻看自己的手机通讯录,一个一个过,回忆是怎么认识的,有哪些交集,对方情况如何。看到了林源的名字时,他想起来这是自己2008年在IBM的实习生,林源是海南省的理科状元,清华大学毕业,实习期间表现很优秀。当年黄允松手里没有指标,最终林源去了腾讯。黄允松马上拨通了林源的电话,告诉他打算创业,还缺一个人,林源没有询问细节就同意加入。

很快,黄允松、甘泉、林源约在北京朝阳区北苑的一个上岛咖啡见面。他们打算做一个完整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他们特意选择2012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成立公司,命名青云QingCloud。“青云”两个字背后是黄允松的不服与抱负。

从“不自量力”到“借力使力”

公司成立的一年多时间里,遇到了无数次挫折和失败。与招商银行合作,青云在金融行业留下了名声,不久之后,中国银行、泰康保险等也成为其客户

黄允松刚打定主意,资本就找上门来。

2011年,蓝驰创投的一名投资经理通过朋友认识了甘泉,黄允松与陈维广搭上了线。

陈维广也是技术研发出身。2011年,蓝驰创投开始研究企业级服务市场。当时,陈维广认为,三大因素将促进云计算的爆发:第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上升,很多事将通过IT自动化解决。第二,随着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企业的增长曲线不确定性增加,起伏波动概率变大,对传统IT架构提出挑战。第三,依据摩尔定律,硬件成本逐年降低,企业可以处理更多数据。

与陈维广第一次见面,黄允松处于一种懵的状态,他只知道VC很厉害,但不知道VC这两个字母是什么词的缩写。陈维广提出看看产品,黄允松什么都没带,PPT演示也没有。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主要谈了黄允松的创业想法和方向。此后,陈维广与黄允松又见了一次,黄允松演示了一些技术与功能。

和黄允松谈完之后,陈维广觉得产品不错,黄允松本人也非常真诚,比如承认产品还存在一些问题,云计算又是一个爆发的市场,遂决定投资。2012年6月,青云完成了蓝驰创投的A轮200万美元融资。

有人有钱,日子并不一定就会舒坦。IaaS是一个重资产领域,有机房、带宽、服务器等一系列投入,又有技术难度。甘泉说,当时很多人都劝他别做,大家都认为不靠谱,觉得应该大公司来做,“他们内心的潜台词是,我们有点不自量力”。

事实证明,这些提醒不无道理。公司成立的一年多时间里,遇到了无数次挫折和失败,存储、网络等都写过多个版本。2012年底,青云邀请了一些行业人士,准备做Beta版内测,演示的前夜突然发现架构完全是错误的,三人连夜改进。直到2013年7月,青云公有云平台才正式上线。在此前后,公司账户剩下不到6万元,有付费用户以后才缓了一口气。

甘泉承认,有很多次绝望,也想过放弃,但怕丢人,总觉得还没到彻底放手的时候。最初的一年多,每次见到陈维广,都能感觉到陈维广的忧心与忐忑,需要不断给他解释。好在终于挺过来了。

青云的公有云与其他服务商有两点差异:第一,虽然是公有云,青云利用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进行了用户隔离,私密性更好。第二,青云公有云按秒计费和资源秒级响应,改善了用户体验,一些公司按分钟、小时计费,有的则是按月,甚至按年计费。此外,青云云服务性能也不错,借此青云用户量快速攀升。

如前所述,公有云领域企业遍地,价格战此起彼伏,用户忠诚度又很低。如果只做公有云,创业公司很难生存,这才有了青云探索私有云,黄允松招商银行“刷脸”的故事。

与招商银行合作,青云在金融行业留下了名声,不久之后,中国银行、泰康保险等也成为其客户。青云逐渐站稳了脚跟,2015年收入过亿元,2016年实现千万级人民币税后净利润。

体验“中立”的力量

看起来青云的对手很多,但各自侧重点不同,市场足够大,没有完全的竞争关系,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青云要做与其他企业兼容的传统精英行业

2017年春节前后,青云启动D轮融资,原计划4月完成交割。起初进来了20多亿元,黄允松不想股权被稀释得太厉害,最后各家投资机构额度基本都压缩了50%,交割推迟到6月。

“谈判花了不少时间,法律文书摞起来有一米多高,我签字就有500多次。”黄允松说。青云正在拆除VIE结构,计划用三年在国内完成上市。

黄允松表示,青云将致力于企业级IT和CT(通讯技术)的创新及变革,D轮融资后,会不断补充和完善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从基础云服务商向综合企业服务平台的升级。未来,青云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将涵盖从功能芯片到基础设施服务、开发平台、企业应用交付的IT全产业链条。

风口总是很热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云计算创业公司累计融资超过50亿元,青云宣布D轮融资前后,华云宣布完成总计15亿元的新一轮融资。3月,UCloud获得9.6亿元D轮融资。以亚马逊和阿里云为代表的云计算企业也正在攻城略地。

陈维广说,青云看起来对手很多,比如公有云领域有阿里云、腾讯云,私有云有华为,但各自侧重点不同,市场足够大,没有完全的竞争关系,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在黄允松看来,腾讯、阿里等做云计算都有自己的生态。比如阿里云,电商领域自不用说,其他也是依托整个阿里集团的相关业务;腾讯在游戏领域优势明显,同时辐射集团其他业务范围;金山云则是向金山+小米的生态拓展。因此,巨头在互联网云领域竞争十分激烈。

与上述几家不同的是,青云不做巨头生态体系中的业务,要做与其他企业兼容的传统精英行业,比如传统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能源、流通行业等。黄允松认为,这些领域的企业非常关注自己数据的独立性与安全性,对于一些企业怀有戒心。实际上,顺丰优选、顺丰海淘等顺丰集团的创新型项目用的就是青云的云服务。

企业应用服务领域,也就是应用软件行业,也将是青云的重要布局方向。不过,青云自己不做应用程序,而是打造一个应用交付与运营管理平台,其他企业服务应用接入平台,类似于苹果App Store的操作模式,形式同样保持“中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