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
李 亮

一个贫困县的驻村帮扶干部说,以前贫困农户抱怨政府帮扶少,可实施精准扶贫后,产业扶持资金、政府贴息贷款等资金扶持政策都有了,部分贫困户还是不愿发展养殖。干部入户动员,农户反问“猪生病了怎么办?要是死了你赔吗?”问得干部哑口无言。

这则新闻只是个案,但它反映了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如何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开始进入“深水区”,部分贫困户精神贫困问题更加凸显,很多贫困地区和很多贫困人口,脱贫主动性、主体性不强,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

贫困群众主动性不足,“等靠要”思想较严重,在一些贫困地区客观存在。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之所以生活窘迫,既有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致富技能较少等客观原因,也有主动性不强、进取精神不足等主观原因。对于贫困群众精神贫困问题,要少一些抱怨,少一些责怪和批评。因为精神贫困的形成,和物质的贫困互为因果,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与其抱怨、责怪,不如伸出双手给予帮扶。对于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的问题,不能简单把责任推给贫困群众,要从政策措施上求变化,从干部身上想办法。扶贫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扶贫观”,摒弃“速效”思想,要改变仅仅给钱给物的做法,扎扎实实蹲在贫困村,从改变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做起。对于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的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性,找准病根对症下药,通过多种措施手段,逐步改变他们的思想,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扶贫必扶智”,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要改善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水平。贫困地区往往是社会文化封闭、教育落后的地区,文化教育的落后又造成这些地区发展滞后,如此,便形成了物质贫困和知识匮乏的恶性循环怪圈。教育是拔除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最长久、最根本的动力在教育。例如,国家教育经费要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要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要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教师;要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办法有很多,关键在落实,要让每一条政策措施都切实惠及到贫困群众身上。

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要从产业入手,把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作为重要着力点。在实施产业扶贫中,要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有的贫困地区可以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有的贫困地区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有的贫困地区可以依托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无论实施哪项产业扶贫,都要充分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