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担当 才称“家”
□ 王家春

一旦称作“家”的时候,便与社会责任和担当结合到了一块

为什么要讲艺术家的责任和情怀?因为现在所谓的艺术家遍地都是。一个人把衣服一脱,在大街上跑一圈,我就是艺术家;一个人把一头牛杀死,然后钻进牛肚子里再钻出来,我就是艺术家;有的人把中国汉字在一张纸上写了一遍又一遍,不断地叠加,最后成黑乎乎一片,甚至拉个美女,往其身上乱写乱画,说我就是艺术家……这些人如果能称得上艺术家,那么艺术家这个词,就不是高尚的赞美,而是一个神经病的代名词了。

到底什么是艺术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标准。当老师的很多,人们经常称呼“张老师”“李老师”,但很少称呼“张教育家”“李教育家”;跳舞的很多,我们一般称某某是舞蹈演员,人们很少把舞蹈演员称作“舞蹈家”;搞科研的也很多,从事物理、化学、生物等很多领域的工作,大部分是科技工作者,只有很少人被称作“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

真正要称作“家”,你和这个社会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责任和情怀。上世纪初,有很多民族资本家被称作“实业家”,为什么称作“家”?因为他们实业救国。还有众多年轻人,像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李叔同、丰子恺等等,他们到欧洲、日本去学艺术。干什么呢?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和担当,那就是艺术救国。一旦称作“家”的时候,便与社会责任和担当结合到了一块。进一步讲,如果这个人没有一点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却被称作“家”,那是对“家”的玷污。所以现在那些哗众取宠的所谓的当代艺术和行为艺术家,并不是真正的艺术家,而是杂耍家。

穿衣服的时候,如果第一粒扣子系错了,到最后不管怎么系,衣领也对不齐。艺术家也一样,一开始就要系对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系对了,无非是快点或者慢点,到最后衣服还是会合缝到一块。但是如果第一粒扣子没系对,你系到最后也系不到一块。这个第一粒扣子是什么呢?就是艺术家的责任与情怀。

中国传统艺术,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瓶颈问题,如何创新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实,不论是哪种美的表现形式,拼到最后,拼的并不是技法,而是修养、阅历、胸怀、境界、格局等。寻找到感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感动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创新取决于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情怀。比如我们熟知的毕加索,他为了创作《格尔尼卡》,几天几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思考用什么形式来激发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雄心壮志。他带着崇高使命和真情实感去画,一举奠定了他世界级艺术家的分量。

希望我们的青年艺术家都能成为人民艺术家,为人民所写、为人民所画,真正地用自己有社会担当、有社会情怀、有文化自信的艺术为我们社会的和谐进步、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和国家的发展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