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功能疏解后买菜难怎么破
端 然

买菜做饭是老百姓过日子的重头戏。可是,最近在北京不少地方,原本轻车熟路的买菜任务忽然变得有点困难了。

今年80岁的吴和煦,家住北京西城区西华门大街。老人最初是骑着小电动车去正义路附近的大型早市买菜;后来正义路的早市取消了,他改去和平门的小早市;没多久小早市也关了,他又改去隆福寺早市;可是后来隆福寺早市也关了,他只能去距离更远的六铺炕菜市场了。眼瞅着,买菜的市场离家越来越远,以往连逛带买一小时就可以往返,现在去买一趟菜要3小时一个来回。遇上天气不好,只能去超市买菜,成本高出不少。

吴和煦老人买菜难的故事可能是少数,不过却折射出北京社区商业布局不够完善、生活性服务设施不够充分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不断疏解,人们熟悉的那些农贸市场、早市或关停、或改造,由此产生的市场缺口更为突出。在像吴和煦老人所住的老城区,人们对买菜难的体会更加深刻。

不过,要破解买菜难,也并非没有办法。

保障好居民的菜篮子是各地政府的基本任务,北京市针对疏解市场后造成的买菜难问题也一直在努力。前不久北京市明确提出,疏解腾退空间优先用于补充便民商业设施,每个社区蔬菜零售网点不少于2个。从今年起,连续3年每年出资2亿元,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今年的投资补助将重点支持社区菜市场、早餐店等基本便民服务项目。

除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北京还在积极增加买菜渠道,社区菜市场、超市、社区菜店、社区蔬菜直通车等多种模式齐头并进。据统计,2015年和2016年北京市共新建规范化蔬菜零售网点356个,规范提升原有蔬菜零售网点232个。对蔬菜零售网点空白及网点不足的社区,采取蔬菜直通车模式,目前已开通蔬菜直通车260多辆,进入500多个小区售菜。

因此,那些社区商业服务比较完善的小区并没有出现买菜难。在石景山八角街道黄南苑社区,市场疏解后,居民们告别了杂乱的小菜摊,迎来了开到家门口的新发地社区菜车,蔬菜价格和新发地批发市场一样,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打电话送菜上门。而且,小区旁边就是永辉生鲜超市,蔬菜水果水产粮油一站式购齐,品质也更有保证。

更值得关注的是西城区椿树园菜市场,通过这一轮升级改造,变身成“百姓生活服务中心”。不仅销售蔬菜、水果、粮油、生鲜等,经营面积翻倍,而且引入24小时便利店、日常维修、便民洗衣以及自助存取款机等,群众生活方便了不少。这也代表了北京菜市场改造的发展方向,购物环境、商品品质、服务层次等都要提升。

由此看来,要破解买菜难,关键是充分发展社区商业。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创新与务实的平衡。一方面,顺应人们对品质消费的需求,菜市场需要创新,可以推广连锁社区菜店、连锁生鲜超市等新业态,提升蔬菜零售的便利化、规范化和连锁化水平;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脚踏实地,不要过于高端,毕竟中老年群体是每家的买菜主力,他们对价格更敏感,更喜欢“接地气”的蔬菜,既有的买菜习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这就要求社区商业必须统筹兼顾,做好多种业态的搭配,让各种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的人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