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过参与竞赛,上海青年技能人才选手职业素养得到全方位提升——
心手相随渐臻“小物极致”
本报记者 李治国
在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一名中国选手在参加美发项目比赛。 新华社记者 陈 飞摄

今年21岁的上海小伙孔元元是上海电机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人才选拔中,他位列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中国赛区的前三名。“熟练编程可是我的‘看家本领’!”小孔自信地说。

参加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的选手都是“95后”青年,其中有不少优秀的上海选手。经过层层技术筛选后,来自上海的10位青年才俊成为印刷媒体技术、花艺、网站设计与开发、餐厅服务等5个参赛项目的国家队预备候选人。

为了保证技能人才的培养,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在全国选定了86个“中国集训基地”。《经济日报》记者在花艺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实地采访时了解到,师生正全方位备战“技能奥林匹克”。

花艺项目上海基地的负责老师姜文琪介绍,为给进入大赛的学生保驾护航,基地成立了项目基地领导小组,从技术支持、选手管理、宣传接待和后勤服务等各方面提供专项保障服务。

花艺项目听起来是一项浪漫的比赛项目,但其中训练的甘苦只有选手自知。花环、新娘花设计与制作、切花装饰等众多考核模块需要铁丝、手钳甚至电钻。选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操作,难免出现铁丝划伤手的情况。此外,在设计操作时,参赛者要快速将铁丝缠绕在固定杆上做出造型。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培训基地的老师安排特训学生每天早上7点进行体能训练,一方面可保证参赛时长时间站立的体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旋线的速度。

此外,选手参加国际比赛需要英语读题能力以及基础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实训基地专门为参赛学生开设了英文课,带他们了解600余种花卉的英文名,以及插花术语的英语表述。

“参加技能大赛并非培养‘比赛型’选手,而是对他们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在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曹枫副校长看来,比赛项目中要求精益求精,可以锻炼学生一丝不苟对待作品的能力。“学生参与技能竞赛是以点带面的全方位提升,他们渐渐就会感受到用精致之心打造小物的极致。”曹枫说。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申办形象大使、中国技能大师王军向记者感慨:“现在社会上,不少年轻人和家长不重视蓝领工作,实际上,技能人才正逐渐成为‘强势群体’。要改变固有观念,还需要技能竞赛的宣传以及社会各方共同营造氛围。”

“工艺进步,改善生活。”这句印在新西兰花艺技能大师名片背面的话让姜文琪感触颇深,“技能不仅是养活自己的手艺,还是提高生活品质、美化生活的手段”。在上海劳动者乐业、敬业的氛围下,将有更多上海青年技能人才怀揣“新青年新技能新梦想”的目标,在“技能高地”上发光发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