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6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在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同台竞技——
游刃毫厘之间 匠心成就精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苏州赛区。上图为中国选手张陈辰在烘焙项目比赛中。左图为一名西班牙选手在汽车技术项目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李 响摄

如果说一个国家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反映的是该国的体育实力,那么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的成绩代表的则是一国技能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实力水平。

6月6日至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上海、苏州举办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性技能赛事,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能工巧匠在车身修理、电气装置、精细木工、电子技术、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移动机器人等21个比赛项目中同台竞技,追逐梦想。

展示中国制造水平

在国际上,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代表了当今世界职业技能领域的最高水平。每届大赛共有6大类50多个竞赛项目,除制造团队挑战赛、飞机维修等几个有工作经验要求的综合性项目的选手年龄限制为不超过25岁外,其他大部分竞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年龄限制为不超过22岁。

“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中国青年技工在世界性的技能舞台上,展示出精湛的技艺和职业素养,展现了中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和中国制造的水平。这对于树立中国国家形象、促进职业技能在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推广都将产生重要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说。

目前,我国已经正式向世界技能组织提出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作为承办城市。今年10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上将进行申办陈述和投票表决,最终确定主办权归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此次在上海举办国际技能大赛,就是希望在促进世界技能交流的同时,展示并检验上海承办国际性技能竞赛的能力和水平,查找短板和不足。

“通过举办此次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一方面力争达到交流经验、扩大影响、增进感情的目的,为上海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参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各成员选手提供练兵机会。”张立新说。

瞄准世界先进标准

在以往比赛中,汽车技术、汽车喷漆、飞机维修、砌筑等领域的奖牌多被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工业强国所包揽。与这些职业技能水平领先的国家相比,我国高技能人才占劳动者的比率还不高,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761万人,但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还不到三成,能够掌握“高、精、尖”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数量就更少。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四成甚至一半以上。此外,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分布不均衡、人才断档问题突出,四成以上的技师、高级技师年龄超过46岁,年轻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源于企业,随着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不断调整完善,并转化为职业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而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张立新说。

在不断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专家和选手切磋的过程中,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技能人才培养产生的积极影响正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以往,国内制造业企业“重速度胜于重质量”的理念较为普遍。而世界技能大赛强调的恰恰是“质量第一”,不追求速度有多快,而是要在零误差的前提下追求更好的质量。

“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的目的是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当前,我们正在系统地梳理职业技能竞赛的先进标准,将其精髓与理念不断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规范,进而打造出与世界前沿接轨的专业,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助推经济发展、助力产业腾飞的目标。”张立新说。

营造培养人才环境

剪发妹和副教授,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学习美容美发专业的23岁重庆妹子聂凤,却把这两件事同时做到了。2015年,聂凤以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在巴西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并一举夺得美发项目金牌,成为“世界第一剪”。日前,她被破格提拔为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副教授(获评副高级职称),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如今,聂凤已经成为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之一,担负着培养中国优秀美发师的重任。

聂凤的意外走红,与我国近年来提倡“工匠精神”,坚持营造培养技能人才的环境不无关系,也反映出社会对技能人才和“工匠精神”有了更多尊重和认同感。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应该更加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青年劳动者学习技能、钻研技能,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生活中最离不开的就是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应当享受同样的尊重和认可。”世界技能组织首席执行官大卫·霍伊说。外国专家可以引进,但技能人才必须自己培养,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技能人才、呼唤高技能人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