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学者施一:
同传染病毒赛跑
本报记者 杜 芳 实习生 张振宇

施一,一名“85后”大男孩。谁能想到今年只有32岁的他,竟已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科大存济医学院兼职教授,还获得“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等一系列含金量颇高的荣誉。

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这些病毒令人谈之色变。而施一的工作,正是与这些病毒展开较量,通过研究病毒的分子机制,为科学防控流感疫情提供理论基础。“虽然有些病毒目前还没有在我国境内产生影响,比如非洲的埃博拉病毒,但也要仔细研究。只有将传染病防控的关口前移,方能‘御敌于国门之外’。”施一说。

“在病毒研究领域,国际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对新发突发病毒的研究,时效性要求很高,必须争分夺秒。一方面是因为病情紧急,另一方面是因为一种病毒爆发后立刻成为全球研究热点,要高人一筹,必须先人一步。”施一说。

为了在与外国同行竞争中拔得头筹,更为了减少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施一夜以继日工作,每天都在研究所工作到午夜。为了尽快完成科研任务,他甚至在新婚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研究所继续工作。

自2013年以来,施一先后在《细胞》《科学》等世界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介绍了在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和寨卡病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确定一个合适的选题很关键。其次,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平台支撑,中科院为我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最后,团队协作至关重要。新发突发病毒的研究工作强度很大,不可能靠单打独斗,必须依靠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施一分享了成功经验。

提起自己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施一充满了感激:“高老师雷厉风行的性格影响了我。在研究所病原室2012年年会上,高老师鼓励学生立下‘军令状’,对我触动很大。当时我立下的‘军令状’就是一定要在CNS上发表论文。”

科研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博士期间,我没有发表过有影响力的论文,曾经一度想离开科研领域。在老师、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开导下,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回头看,这也是一种必要的磨砺。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轻言放弃。”施一说。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新发突发病毒的基础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研发抗病毒药物,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结合起来。”施一对未来充满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