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舟山鲁家峙驱车约20分钟到达客运站,再转乘轮渡行驶约20分钟,才能到达桃花岛,如果选择穿越海峡,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仅为10公里左右。能否让出行跨越弯弯绕绕,成就“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计划在舟山推动的跨海旅游真空巴士项目将有机会做到这一点。结合磁浮、真空等技术优势,该项目有望解决跨海交通困境,突破传统交通方式的制约。它将首先在1%大气压下以80公里/小时实现中低速运行,并预留远期高速磁悬浮试验条件。
在近日举办的“跨海旅游真空巴士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对真空管道巴士表达了极大兴趣。他指出,“这一项目确实具有较大的技术可行性,且将对未来交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事实上,真空管道交通主要包含三项关键技术:水下桥隧技术、磁悬浮技术和真空技术。在我国目前桥隧技术水平下,这一项目并无太大难点。在磁悬浮技术方面,我国也拥有世界水平的研究能力。
“该项目并不需要将隧道中实现完全真空,只要保证时速达到600公里即可,这样仍然比高铁速度高一倍。”孙钧说。对于水下真空隧道的实现,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贺维国表示,“在国内外现有水下隧道修建技术基础上,利用国内现有的设计技术、施工机具水平能够实现水下真空隧道的修建;同时,真空隧道断面较小,通过对现有水下隧道技术加以改进,可大幅降低建造成本、加快建设速度;此外,舟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优异”。
作为未来的“超级高铁”,真空巴士会是什么样的呢?据悉,跨海旅游真空巴士设计制造I型车和II型车。其中,I型车以轮轨列车为主,II型车主要是磁悬浮列车,可乘坐50人至60人或承载10吨货物。该方案采用阶段式驱动,在起点及终点的驱动段采用高速磁浮的长定子电机驱动技术,实现高效率大功率驱动力用于加减速,将大大降低建设及运行成本。
事实上,跨海真空运输技术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弄潮儿”,它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早在20世纪末,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路甬祥院士就提出了建设中国悬浮隧道阿基米德桥的构想。2004年,我国著名两院院士沈志云公开提出了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的设想,并建议立即开始试验研究。2013年8月12日,被视为现实版“钢铁侠”的伊隆·马斯克提出将超级高铁称作未来的“第五种交通出行方式”,作为现有4种交通方式,即飞机、火车、汽车和轮船的补充。
如今,跨海旅游真空巴士正在尽快推动落地中,但多位专家均强调,应细化项目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就指出,“当前方案中供电系统的电线更换仍是一个难题,建议从长远角度考虑,借鉴日本磁悬浮线路模式,做成模块化,便于日后维修更换”。
此外,专家特别强调了海底隧道防渗、防腐蚀问题。专家解释称,混凝土有空隙,并且隧道存有接头,在水下高压情况下,能否防止水渗透是一个关键问题。同时,海水中的氯离子也会对隧道混凝土保护层形成腐蚀,并可能会通过保护层侵蚀钢筋,进而对工程造成破坏。
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真空管道运输系统这一神奇的“科技狂想”终于要在中国落地开花。作为跨海旅游真空巴士项目的主要提出者,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子忠认为,“发展超高速真空巴士,不仅可以推动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可以满足百姓对缩短出行时间、实现跨时空运输的渴望。因此,跨海真空管道高速交通发展势在必行”。
不少人认为,相关技术如果实现,这个富有效率的运输系统将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便利,一旦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像公路和铁路那样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在全球普及开来,对全人类来说,则意味着一个崭新的交通运输时代已经到来。 文/谷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