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合作之路、和谐之路、互惠之路的人文基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定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夯实民心相通的基石。
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多元文明交流之路。无论是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还是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人员川流不息,商贾络绎不绝,文明兼容并蓄,涵盖了技术、商贸、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族群等众多内容,缔造了不同文明包容发展的范例。
今天的“一带一路”,正是要秉承和发扬光大这种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而只有民心相通,才能让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一带一路”的理念和目标达成共识,才能在情感和文明方面能够相互沟通和理解,才能铺就理解之路、架起友谊之桥,从而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将国家与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到更高层次。
尊重文化多样性,开展易于接受的人文交流活动,是推进民心相通的关键举措;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可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激发广大民众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更是深入推进“民心相通”的重要保证。民心相通,要以人为本,积极开拓和推进与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获得国内外的广泛拥护和支持,真正使广大人民实现“目标通”“理念通”“情感通”“文明通”。
夯实民心相通的基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建立一个强大的联动社会关系网络,实现国际交往能力的整体提升。民心相通,是一条寻求相向而行、心灵沟通的理解之路、共赢之路和信任之路。民心相通,将让“一带一路”的命运共同体精神在相关国家民众心中落地生根,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