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安全期待有效监管
郭 霄

一个多月前,笔者在自家附近的菜市场买到了10枚苏丹红鸡蛋,拨打食药监投诉电话12331举报后,虽然有监管人员与笔者联系,但是在得知鸡蛋为散装、无品牌和产地标识后,表示取证困难,对于笔者提出的“再次购买用于证据”建议也不置可否。此后再无下文。

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个菜市场的鸡蛋摊生意依旧。笔者不禁疑惑:对于鸡蛋这种保质期短、外表不能明显看出问题的商品,能否有针对性的监管检查办法?流动摊贩往往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接到消费者举报后,有关方面应该速查速罚,才能形成震慑效应,如果都按照商标、品牌、产地来实行标准化询查,恐怕不法商贩早已卖完货搬家了。

如今通信技术发达,举报投诉的渠道也很便利,如何实现有效的监督?笔者认为以下办法或许可以考虑。

一是建立分地区的联合行动小组,比如社区街道、居委会设置流动值班岗,遇到问题尽快、就近处理。根据北京市2017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安排,自今年起,北京市计划用两年时间,建立500个社区(村)食品药品监管基层联络站。基层联络站将配备快检实验室,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快速定性。这对于加强食药监管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二是在监管过程中应广泛采纳民意、征集志愿者参与。尤其是消费者举报以后,“抓现行”最有教育意义,动用群众的力量,形成道德约束和监管。对于被举报的企业和摊点,应建立不定期回访机制。

三是采取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互联网+”监管模式,从源头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追溯体系,让责任人“一次犯错、再难犯错”。

综上,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消费者的举报电话只是开始,要真正把问题解决掉,需要更有效的形式、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共同织出一张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的天罗地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