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于一体的特殊直辖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全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自治县),户籍人口33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80万人。2014年底,全市有14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4个市级贫困县、1919个贫困村、165.9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7.1%。
在这种情况下,重庆市如何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庆市从实际出发,突出“六个坚持”,使脱贫攻坚效果扎实显现。
坚持精准识别。在识别标准上,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为贫困户识别标准,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为脱贫户识别标准,以因灾、因病、因学为重要因素,以低保户、残疾人家庭为重点对象,确保应扶尽扶。在识别流程上,沉下身子,逐村逐户,摸清底数。在识别确认贫困户上,通过看收入、看吃穿、看保障、看稳定发展态势“四看”和政策宣传、业务培训、识别对象、录入更新、比对清理、评估验收、审批备案的流程进行审核确认。2016年,新识别贫困人口5.7万人,清理“四类”人员17621人,建立健全了精准扶贫台账。
坚持规划先行。先后制定了重庆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产业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等总体规划和多个专项扶贫规划,18个贫困区县也分别制定“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项目落地规划,形成了上下一体、多方联动的扶贫规划体系。为了避免规划“束之高阁”,凡是区县层面的规划,均按照产业“分门别类、到村到户”的要求,实现贫困村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编制适宜的、可操作的项目清单,形成“增收明白卡”。
坚持因户施策。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推进“六个一批”:产业带动一批、搬迁安置一批、转移就业一批、教育资助一批、医疗救助一批、低保兜底一批。2016年重庆市安排18个贫困区县农业发展资金30.2亿元,18个贫困区县产业扶贫总投入27.9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432个,新增扶贫特色产业58万亩,总面积达到483万亩,覆盖建卡贫困户60.7万人。2015年以来下达市级以上财政专项补助资金24.5亿元,到位融资贷款58.8亿元,完成贫困人口搬迁安置15.39万人。
坚持长短结合。既立足当前,围绕2017年“基本脱贫”的目标,解决贫困人口眼前之困,又着眼长远,帮助贫困人口长久脱贫、根本脱贫、可持续脱贫。重庆市开州区立足“一村一品”“项目到户”,根据贫困群众意愿确定了24种增收模式,使贫困户“户户有位、对号入座”;同时,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2015年以来,全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万余人。
坚持创新驱动。以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探索建立股权收益扶贫、基金收益扶贫、信贷收益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旅游收益扶贫等助农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比如,在所有贫困区县实施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建立健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股权收益按持股金额的5%至10%实行年固定分红。截至目前,实施股权化改革的农业项目468个,已量化资金2.35亿元,部分项目开始分红,亩均分红200元以上,实现了“联产联业”“联股联心”。同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试点、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社等,通过保底分红等措施,增加贫困户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
坚持政策落地。一方面,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集中力量开展脱贫攻坚的意见》和《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市级有关部门制定了13个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整合财政资金,3年脱贫攻坚期内,将新增投入财政资金82.8亿元。2015年以来,全市共投入市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85.2亿元,贫困区县累计整合其他相关涉农资金170亿元。另一方面,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适时开展各项政策“回头看”,对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低保兜底、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及时优化完善,确保每项政策精准落地。同时加强督导考核,健全集中督查、重点督查、专项督查、社会舆论监督“四位一体”常态化督查体系,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票否决和捆绑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