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壮的诗人
□ 郭 凯

你眼中的诗人与文人是什么样的?弱不禁风,伤春悲秋,借酒浇愁,或是白衣飘飘,细腻哀婉?这世上总有人会令你出乎意料。拥有异于常人般强壮的身体,还有一个丰富而敏感的灵魂。他们,也是一种诗人。

穆罕穆德·阿里,对,就是那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上,颤颤巍巍点燃火炬的那个人,20世纪最伟大的拳击运动员,被称作“拳王”。他身高191厘米,臂展203厘米,称霸世界重量级拳台多年,职业生涯61场,其中56胜。除了拳击,他还是一个喜欢文学与音乐的人,有人戏称他为“美国说唱教父”。

从年少参加比赛开始,他就习惯在赛前给对手写一首打油诗,预测貌似强大的对手被自己痛扁的情景,因此也得到了一个“路易斯维尔的大嘴巴”的绰号。比如像这样:“里斯顿消失在天际,观众发了疯,雷达扫描定位,他掉进了大西洋。”如果看英语原文,你会觉得韵脚押的很准,语言诙谐幽默,透出满满的乐观和自信。后来不幸患上帕金森,顽强与病魔斗争时,他也能写下这样的诗句来鼓舞自己,鼓舞世人,“我的左手因为帕金森而颤抖,右手则是因为恐惧。但是尽管如此,在两者之间,我拿起火炬”。世人提起阿里,似乎记住的都是他钢铁般的体魄,光辉的战绩,却很少注意到,他也是拳击界的缪斯。

如果说阿里可以作为代表美国和西方社会人体力量的符号,那么在东方,古典式摔跤选手亚历山大·卡列林,则是另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一个来自西伯利亚,和阿里一样身高的巨汉,在职业生涯的13年里,只输过两场比赛,其余战绩是全胜,10年里所有比赛甚至没丢一分。卡列林年轻时,也是个弱不禁风的瘦高男孩,但是通过异于常人的坚强毅力,终于练就一身强健的肌肉。除了训练、比赛,他还非常钟爱文学,熟读屠格涅夫、德莱塞、斯特林堡的作品,能背诵叶赛宁的诗,最喜欢的作家是写下《大师与玛格丽特》《不祥的蛋》这样风格魔幻的布尔加科夫。后来,他还喜欢上了歌剧和芭蕾,也开始尝试自己写诗。

作为一个摔跤手,他这么看待诗歌与摔跤的关系:“摔跤就像诗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怎么理解诗,诗带给你何种感动完全是个人的。只有摔跤选手才懂诗。我有诗人一样疯狂的幻想,我想在摔跤场上做那些没有人做过的动作,创造那些没有人创造出的奇迹。我要把对手举起来摔倒,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我像诗人一样字斟句酌锤炼自己的文字一样锤炼自己的身体,我要把比赛变成自己的诗。”

对人来说,体质有强弱,力量有极限,但是若能成为阿里或卡列林这样,真正心有猛虎又能细嗅蔷薇的人,想必能更好地体会世间的丰富与美好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