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婚礼 家风第一课
(新华社发)

婚姻是建立家庭的开始。婚礼上的谆谆嘱托凝聚着对新人幸福生活的殷殷期待,更承载着家风家训的深刻内涵——

儿子的三场婚礼

申树凤

与儿子儿媳商量后,我们共同确定了这次婚礼的基调,即“体现传统特色,传承优良家风”

前不久,我给儿子在当地举办了一个普通婚礼,没想到事后得到许多朋友点赞,感觉这个婚礼简朴、清新、热闹,充满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表示值得借鉴学习。

近年来,我经常获邀参加年轻人的婚礼,发现许多婚礼变了味,不少人家热衷于礼金的丰盈、场面的铺排、婚车的攀比,而忽视了对年轻人的教育、老辈人的尊重、家风的传承。与儿子儿媳商量后,我们共同确定了这次婚礼的基调,即“体现传统特色,传承优良家风”。

我们把婚礼分作三个场次。

第一场婚礼是“嫁女仪式”,在儿媳娘家进行,其父母的临别赠言是重头戏。女儿这次离家不同于往常,父母在这个时候对女儿语重心长的叮嘱一定别具深意,今后女儿不管在什么时候回想起来都将言犹在耳,终身受用。

第二场婚礼是新媳妇来到小区院里时举行的“祭拜仪式”,主要内容有祭祀天地、祭祀祖宗和拜见父母、拜见邻居等。儿媳拜见邻居时说,“亲爱的爷爷奶奶、大伯大娘、叔叔婶婶,我今天就正式来到这个院子和大家一起生活了。由于我初来乍到,不懂咱们这里的规矩,今后如有不周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教、多多包涵!”儿媳向左邻右舍鞠躬还没有直起身子,就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与叫好声。

第三场婚礼为“宣誓仪式”,在酒店里举行。家族长辈代表讲了话,简单回顾了家族的发展历史,叮嘱他们要继承和发扬好艰苦奋斗的“传家宝”,永远保持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作为父亲我也讲了话:“我积六十年的人生经验发现,这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世界,原来是两个人的世界,这两个人就是丈夫和妻子。如果丈夫包容妻子,妻子就是完美的女人;如果妻子珍爱丈夫,丈夫就是有尊严的男人。在家庭内部,丈夫要能担当,妻子要有爱心。由这样的丈夫和妻子组成的家庭,才是温暖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希望你们记住: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才能拥有整个世界。”在众多亲友见证下,儿子和媳妇庄严宣誓:“今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们都将不离不弃、风雨同舟、白头偕老!”——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承诺,相信留在新郎新娘心里的记忆会非常深刻。

儿子婚礼上,共有四副对联,是请两位作家朋友编撰、两位书法家朋友书写的,都属于量身定制,如“初中高中同窗六载初识君,省城京城恋爱七年今拜堂”一联,就介绍了新郎新娘由相识、恋爱,一直到走进婚姻殿堂的历程。我们还在每副对联旁边用小字标注了作者和书写者的名字,表示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之意。我们没有安排高档轿车,而是从运输公司租来了两辆中巴车当婚车使用,虽然缺少了浩浩荡荡的气派,却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整个婚礼活动,我们没有燃放烟花。所有这些,也都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

为儿子办婚礼,我们主要在文化传承和伦理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意在为新时期的婚礼注入更多的社会正能量。我认为,婚礼是一个传承家风的重要时间窗口,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凡家族兴旺发达、家庭和睦幸福者,其背后一定有良好的家风在滋润着。

嘱托跨越半个中国

李 倩

爸爸说,这么大的日子得体面一点,对得起大家能来帮衬的这份情

我的婚礼大约算得上“隆重”了,因为横跨了大半个中国,绵延了几个月。

我的老家在鲁西南,按风俗,姑娘出嫁,亲朋好友、邻里乡亲要来“添箱”。“添箱”那天就相当于娘家举办的婚礼,会置办一场不错的宴席。宴席是在我们镇上的饭馆里办的,席面是饭馆最好的饭菜。爸爸说,这么大的日子得体面一点,对得起大家能来帮衬的这份情。

那天晚上,亲朋好友散去,妈妈往我的喜被里塞了一个厚厚的红包,说:“现在不时兴箱子了,大家来添箱也都给钱了。你要记住,众人拾柴火焰高,出嫁了,要与婆家亲朋和睦相处,善待邻里乡亲。”

在丈夫老家举办的是我们的主婚礼。夫家在河南南阳,因路途遥远,不可能一天内完成送亲、接亲、拜堂等仪式,我便撒娇求简化。父母拗不过我,取消了庞大的送亲队伍,单他们和小妹提前与我一起到了夫家镇上的旅馆住着。

婚礼当天,天还未亮,妈妈便早早起来,一趟趟去看旅馆老板娘起身没有,她要给我煮饺子。按风俗,姑娘出门前要吃碗饺子,饺子刚下锅就要捞出来,端给新娘吃,“生不生?”“生!”一语双关,图个吉利。

当听到门外鞭炮声响起,妈妈忍不住红了眼圈。我和丈夫向父母跪拜行礼,爸爸一连说了几个好字,“去吧去吧,结婚了就是大人了,要记得孝敬公婆。”说完头转向了别处。妈妈则一直在抹眼泪,只说了句“两个人要互相心疼,和和美美的”。

坐上婚车,车队在鞭炮、锣鼓声中出发了。到了夫家,司仪引导我们三鞠躬,叩谢天地、父母和亲朋,向长辈们敬茶。公公喝茶时对丈夫说:“你是家里的顶梁柱,要肯吃苦,把这个家担起来。”敬完茶,司仪又引着我们向所有的至亲一一鞠躬认亲,亲戚们则回应一些祝福的话。

隔了两个月,我们在工作生活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又举行了一场婚礼。这场婚礼虽然没有我们的父母,却又处处是父母的影子。因为是父母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人要知足”“要念人的好”“吃亏是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家风是什么?是几辈人积累的待人处事的经验。而婚礼是一个小家庭的诞生,婚礼上,认真聆听父母的嘱托,就是家风的传承。

千里辗转赴婚约

王国英

谈婚论嫁时,父亲定下规矩,“有约不能变,成亲不搞礼”。部队首长为我们操持了简朴的婚礼:介绍恋爱经过,共唱一首革命歌曲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我们那一茬人,时兴自由恋爱了。学校放秋假期间,正读高中的我收到了一封意外来信。信到我家时,不苟言笑的父亲盘问我“谁来的信”。那时候学生之间通信意味着恋爱了,他或许想到了这些。过了一段时日,父亲说,不论和谁交往要看人品,忠厚老实才可靠!

高中毕业后,那个写信给我的同学当兵去了,我们开始了经常的书信往来。谈婚论嫁时,父亲定下规矩,“有约不能变,成亲不搞礼”。当时物质极端匮乏,社会上树立了许多移风易俗、勤俭办婚事的好风气:女方不要彩礼,娘家陪送箩筐、铁锨,新郎新娘胸佩大红花,徒步新郎家,也有骑自行车的,算是很时髦的啦。

1973年11月,未婚夫服役满4年回乡探亲。结婚要给组织上打报告,审批还没下来,突然部队电报催回。1974年1月西沙海战打响,他们舰艇奔赴增援,联系随之中断。从报纸、广播中知道仗打完了,可是还没有他的信来。后来才知道,他们到西沙替补打仗的舰艇回来,就留在那里值班了。信件从河南走7天到部队后,要待补给船去西沙再带去,补给船一个月才去一次。

到了1974年底,又是一年新春时,人们都在盼望游子归来,我也在期待团圆,结果等来了几字电文“值班未返,要不你来”。已是腊月廿四了,出远门谈何容易,不去吧,亲朋好友都知道要办事了。经过短暂权衡,仿佛逃亡般匆匆上路了。在郑州,朋友送我上了通往广州的16次特快,才想起抵粤后不知道往海南怎么走。遍车厢寻找到一位归队的海军士兵,在他带领下,又坐了一天一夜的轮船和一天的汽车,于大年三十到达部队。当老乡们来接我时,才知道夫君节后返航。

趁此机会,自己动手做了一套衣服,绿花衬衫,海军蓝裤子,穿着漂亮的嫁衣静待郎归。一周后,舰艇靠岸,本想亲眼看看返航的他们,战士们却说不忍让我看到他们衣衫褴褛、盐渍斑斑的模样。我不禁肃然起敬了。有这样贡献青春守宝岛的终身伴侣,是我一辈子最厚实的依靠。部队首长为我们操持了简朴的婚礼:介绍恋爱经过,共唱一首革命歌曲。我们唱的是《沿着那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当时电影《青松岭》正热映,这首充满激情的歌曲也很快传唱开来了。

虽然我们结婚没有丰厚的物质,没有热闹的场面,却有着深深的牵挂与理解,有着心心相印的踏实,有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贞。婚姻是终身大事,不是婚礼场面大、房子大,主要是讲慎重择偶,看父母辈的为人处事,察家风家教;看对方的学习工作,察其敬业与责任。后来几年,我曾跟随部队辗转,搬家时大大小小的纸箱五六个,废旧木箱两三个,虽行囊简单,生活简朴,但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始终对前景充满乐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