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身边的骗局
王 晋
产品富硒灵芝宝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广告登记信息,涉嫌虚假宣传。
袁 勇摄

每年春节返乡,都会听到老人被骗的案例。例如,有的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却被骗子忽悠,几千、几万元地购买来路不明的保健品;有的听不进家人劝阻,偷着买,组团买,甚至到外地医院就医,直至真相大白,却悔之晚矣。

记得有一年在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一个典型案例。山西退休小学教师、72岁的王大妈,省吃俭用购买了各种保健产品。这些“神器”包括“防癌铜表”、心肺卫士、护脑头盔、人体座充等。这些宣称“必不可少”“疗效神奇”的高价保健产品包装上大都找不到与医疗器械相关的批准文号。几年间,老人家在健康产品上的投资高达40万元,其中30多万元是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

王大妈也许是比较极端的,但问问身边的老人,没买过疗效被吹得天花乱坠保健品的反而是少数。仔细分析,老人被骗基本有几种类型。

学习培训型。不少销售保健品机构以免费讲座、免费体验招募老年人,请来所谓名医、专家授课,夸大老年人的病情,以神秘感、权威性来诱惑甚至吓唬他们。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使其成为会员,最终被掏空腰包。一位老人乘坐公交车往返两个多小时到会场,说对方把她的病全说准了,“太神了”,自己不仅买了保健品,还自觉成了宣传员。

施以小利型。有的机构以送鸡蛋、牙刷、免费旅游等招揽客户,利用部分老年人贪图便宜的心理,先送礼,再谈健康养生,最后销售保健品。通过买多少赠多少、打折优惠、抽奖等方式,让老年人觉得为了健康,这钱花得值。殊不知,这些保健品根本没有什么奇特功效,只是吃了无害。

亲情动人型。一些空巢老人有钱却孤独,有的机构在社区租一间房,平时让大家免费体验,有的还可以打打麻将玩玩牌,听听音乐学学舞蹈。老人们把这里当成了康乐中心,与老邻居聊聊天,一天的时间很容易打发。销售人员则打出亲情牌,“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嘴甜服务好,顺带推销保健品。老人们觉得他们可亲,挣钱不容易,投桃报李,不好意思不买。有的老人有从众心理,大家都买了,我也不能落后。

媒体造势型。有的老年人喜欢看报,这是个好习惯,但也会被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忽悠。虽然《广告法》中明文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内容。但总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打“擦边球”,或者刊登新闻样式的软广告,欺骗性很强。老人容易轻信,有的甚至被洗脑,听不进儿女的劝阻,造成家庭矛盾。

老年人频频中招保健品骗局,一方面有老年人识别力低、盲目轻信等因素,另一方面,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也是重要原因。老年人好面子,有的被骗后觉得丢人,只能自吞苦果。由于监管漏洞大,市场上真假保健品共存,骗子犯罪成本低,有的机构销售人员月入甚至几十万,捞一票就跑,榨干了老年人一生节省的存款。

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老年人成为保健品消费的主力,折射出这一群体健康消费的巨大需求。如何让这个市场更加规范,需要各有关部门积极作为,也需要家人给老人更多关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