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溪重温山二黄
兰善清

秦风飒爽,楚山和畅,绵绵秦巴在皮黄的萦绕中风花雪月,民之风情得以愉悦,人之情怀因以舒展。

幼时听父亲唱山二黄的印象迄今仍回旋在记忆中,那种高亢、悠扬、嘹亮的声腔以及浩然凛然的气场,直催灵魂,把人带入万里空宇,纵情翱翔。那时的山二黄一度渗入民情而沁入心灵,成为家常。

久违了,自河南剧种普遍引入,汉剧团纷纷易帜,山二黄悄无踪影。没想到,一次鄂西北竹溪之行,得以重温山二黄。

那是一场新编山二黄戏《带着公爹改嫁》,新时期的孝道借助西皮、二黄以及八叉子、高腔、二棚子、向坝民歌等民间小调,大昌其美。唱到低回处,宛如秋风掠过丛林,微微而戚戚,料峭又苍劲;行腔至凌云处,那颤音薄透薄透,似闪闪发光的金箔,美得无与伦比。剧情创新与形式创新激活了皮黄原始的元素,传统剧目《清风亭》《锁麟囊》《柜中缘》《墙头记》的程式和经典做派活现在新式传人的一招一式中,又不乏时代气息。没想到,山二黄在此生存下来,与时俱进,鲜汁鲜味。

一个山村何以能守住如此大格局的剧种?这得首先感恩这山这水啊,这里是大巴山掩映的腹地,是神农女娲曾生息的地方,是古庸国的领土,是秦楚对峙的剑戟,长江汉水加持,峰挺壑渊,翠色纷披,碧玉潺潺,篁筱娉婷,茂林森森,稻黍馨馨。

大格局的文化土壤稳稳地承载了大格局的剧种。当初,黄冈、黄陂“二黄”的商客自长江而汉江而襄阳、郧阳、安康、汉中……一路生意一路长腔,把山河人家唱得入梦入寐;再有大西北贩子,驭着骡马,自商洛步入汉江,他们的吼腔雷震一般,秦音、晋声等西戏,亦称西皮,响彻了秦巴走廊。皮黄相逢,一见如故。竹溪山水拥抱,皮黄一头扎进,变身山二黄,情萦魂系。显然是秦巴山水给了山二黄留住不走的理由!秦风飒爽,楚山和畅,绵绵秦巴在皮黄的萦绕中风花雪月,民之风情得以愉悦,人之情怀因以舒展。山二黄剧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震武先生证实了皮黄的来历:山二黄诞生于乾嘉年间,又名汉调二黄,由南方的二黄、北方的西皮混搭而成,故而也称皮黄腔。

山二黄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中心主任、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工作者倪绍明,是竹溪山二黄剧团领班人,对山二黄的未来充满信心:“县里非常重视,有专门的经费扶持,选拔优秀的人员培养,老艺人周毓成带着30多个学生在湖北职业学院戏剧系定向培养,后继有人。我们对山二黄又继承又创新,让她既能承载古典大戏也能容纳地方小戏,既葆有原本的英豪气节也注重贫民化元素的注入。”

两百多年的绕梁,竹溪的精神乡土里浸入了深厚的有机养分,这养分养心养神。尤其当各地的山二黄团队早已随风飘散、当下音符嘈杂、人心空泛的时候,这乡音乡愁的保有特别宜人养人。

曾四次荣获曹禺戏剧奖的戏剧家沈虹光先生听了竹溪山二黄传人周毓成清唱的《清风亭》后颇有同感:“天地灵气如果真能通过土壤凝聚到甘醇的葡萄酒中,秦岭巴山的灵气也一定会凝聚到皮黄艺人的声腔之中。只是什么戏都要靠人唱,我说山二黄好,是听了周毓成的唱。换一个地方人唱还有这个效果吗?”

汉水迢迢,韵致淼淼。山二黄的音符里蛰伏着前人的创世意志,程式里铭刻着风骚礼乐的秘籍,道德伦理、家国情怀、人生际遇尽在其中,豪壮的激情宛如重峦叠嶂的竹峰溪湾,百回千转,纵横逶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