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425条河实现条条有人管——
首都河流多 河长齐到岗
本报记者 杨学聪
北京海淀区南沙河治理后景象。 本报记者 杨学聪摄

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在首都北京,穿城迤逦而过的河流,给城市平添几分温婉。一条河净不净、美不美,谁来负责?在北京,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河长。

2016年,北京全面推行水环境属地化管理。从市区到乡镇、街道,北京377位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有了管河的新头衔——河长。遍布全市大大小小的河,流经哪个区、哪个乡,属地区长、乡长就是河长。在河长们的努力下,一条条河流旧貌换新颜,河畔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治河道,追本溯源

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河道普遍缺乏清水补充,水环境改善任务艰巨。此前,为使流淌的河水既清且净,北京河湖管理部门做了大量治理工作。但河湖年年治,往河道里偷倒垃圾、私排污水的问题却反反复复,屡禁不止。

“河湖水环境污染的表象在河里,根源却在岸上。”北京市水务局工程建设与管理处赵翔告诉记者,以排污为例,污水虽在河里,却大多来自两岸的违建、企业和居民区。以前,水务部门只管河里,管不了岸上。在河流的区镇交界处,扯皮、推诿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破除原有水环境管理条块分割局面,实行属地化管理的河长制,成了打开河道里、河岸上责任统一这把“锁”,最终实现源头治理的“金钥匙”。

2015年1月起,位于城区西北、河流众多的海淀区成了北京“尝鲜”河长制的试点区。海淀因水得名,元代初年,海淀镇附近就是一片浅湖水淀。如今,这里高校云集,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著名旅游景点散落其间。区内有河流35条,排洪沟63条,总长318.5公里。

记者在海淀区海淀镇北旱河河畔看到,正值冬季,河床已然干涸,河里不见杂草更不见白色垃圾和偷排的污水,沿河路绿化带的落叶清扫得干干净净。两岸每隔几百米就立着一块公示牌,写着河道名称、河长的名字和电话。市民一旦发现破坏河湖水环境的问题,可拨打电话举报。

海淀镇管辖河道共4条,镇长苏建华就是北旱河、万泉河、北长河、黑山扈排水沟这4条河的河长。她告诉记者,河长每月要巡视一次河道情况,查看有无垃圾、污水,护坡是否整洁。以前,如果岸坡和河里都有垃圾,水务部门管河里,城管部门管岸上;河长制实行后,统筹协调管理资源的优势就显露出来。

黑山扈排水沟的治理,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以前,排水沟两岸有一溜儿小企业、小饭店,污水源源不断排入河道。有了河长后,属地水务、环保、城管、园林、市政市容、交通等部门拧成一股绳,一起管、一起治。“反应的链条缩短了,污染问题很快能得到解决”。

去年,黑山扈河道两侧各修建了1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线,污水全部纳入管线。饱受诟病的“臭河”变成河岸百姓遛弯儿的好去处。“河道内和河岸两侧生态管护实现了一体化,通过引入专业保洁公司,进行河道保洁和河道两岸绿化保洁。”苏建华自豪地说:“区里历次考核,海淀镇都排名靠前。”

“河长制有助于整合区、街乡、社区村三级辖区内各部门力量、资金和人员,开展河道治污、美化、防洪等工作,全区河湖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海淀区水务局副局长杨克刚看来,河长制有利于海淀扎实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实现2017年底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

建制度,全面铺开

变干净的,不仅仅是海淀的河道。在总结海淀区河长制试点经验后,2016年6月,北京将河长制推广至全市,出台了《北京市实行河湖生态环境管理“河长制”工作方案》,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统筹负责辖区内河湖的污染治理,建立水环境属地化管理制度,实现河道里和河岸上责任统一,最终实现源头治理。

按照这个方案,北京河长制明确以建立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及巡查、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为重点,落实区、乡镇街道属地政府河湖环境“三查三清三治”的管理责任。也就是说,河长要查污水直排、查垃圾乱倒、查违法建设;清河岸、清河面、清河底;治黑臭水体、治面源污染、治两岸生态环境。

目前,北京市、区、街乡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基本建设完成。纵横全市的425条共6414公里河道、88座水库,全都有了河长。乡镇级河长每月巡查一次,区级河长每季度巡查一次,市级河长每半年巡查一次。

实行河长制后,养护保洁资金拨付时要看治理业绩,即年初预付60%,剩余40%依据年终考核结果,“合格”的全额拨付,“基本合格”的拨付剩余资金的80%,“不合格”的扣除全部剩余资金。

河长干得好不好,还有严格的打分考核机制。通过制定《北京市河长制考核办法》,北京建立了全市河湖生态环境检查通报制度,改抽查为普查。全市水库、河道全部纳入检查范围,由第三方机构每月对2298个点进行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双月召开视频会议通报,监督整改。河长制实施以来,北京水环境污染问题率较2015年同期减少了60%,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河湖环境问题得到属地政府空前的重视。区乡镇各级政府对河湖水环境管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对周边污染源管控。偷倒垃圾私排污水现象逐渐减少。河湖水环境共治共管氛围逐渐形成。”赵翔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市民参与河湖水环境监督管理的热情逐渐高涨。他们已经在网站上公示全市河长名单,在河湖周边设立公示牌,市民可以随时拨打电话投诉举报问题。

随着河长制的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将逐步实现“政府主导、属地负责、行业监管、专业管护、社会共治”的河湖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力争在2017年底消除全市建成区、城市副中心及上游地区黑臭水体,2018年底基本消除全市黑臭水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