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群众选上咱,就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实事。”“90后”小伙儿毛永说话掷地有声,有一股敢啃“硬骨头”的闯劲。
2014年底,年仅25岁的毛永成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桥西村村主任。当时,不少村民暗地质疑:这么一个“愣头青”,能干好村主任?毛永上任不到两年,桥西村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质疑他的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原因很简单,他上任后,啃掉了3块“硬骨头”,让村庄旧貌换新颜。
通水
“这自来水就像是淌‘香油’一样,滴滴答答,半天接不满一桶水。即便这样,还要隔天送一次水,每次只供应4小时,邻居们经常为了抢水伤了和气。”64岁的村民吕宜昌提起从前的吃水难,就眉头紧皱。
桥西村有814户、2200名村民,村里底子薄,村集体“囊中羞涩”。这里的自来水管是30年前修建的,如今早已锈迹斑驳、水压很小,近半数村民吃不上水,群众怨声很大。由于缺乏资金,前几届领导都对此难题望而却步。
“能用上自来水是老百姓最基本的要求,这件事干不成,我主动辞职。”毛永上任伊始,就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四处“化缘”,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他先用半年时间,带领群众在村北山坡上开凿出一个容量500立方米的蓄水池;随后,又在水务部门的协助下,对全村自来水工程重新规划、设计、核算。今年5月份,总投资120万元的博山区石马镇桥西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如今,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拧开水龙头,洁净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小干部”还“真靠谱”!
修路
“桥西桥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只可往北走,不能向南去。”这是过去桥西村道路的写照。桥西村的路是泥窝路,向南与五阳湖之间有一段500多米长的“断头路”,这成了桥西村村民祖袓辈辈出行的交通死角。“要想富,先修路。不给村民修好路,绝不是称职好干部。”毛永带领村里干部实地测量、预算,几乎每天都搭在工程上,天不亮就上工地。很快,投资70万元的桥西新路建成,从村内直通五阳湖,彻底铲除了桥西村祖祖辈辈向南出行不便的交通障碍。
“打通大动脉,毛细血管也要通。”毛永又提出了“户户通”工程,彻底改造村内的大小街道。历时4个多月,总投资300多万元、硬化村内街道5万平方米的“户户通”工程于10月底顺利竣工。现在,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大街小巷整齐洁净。有村民开玩笑说,“路好走了,穿新鞋上路也不心疼了”。
一碗水端平
“村里难题绕不过一个‘公’字,要整顿村风,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就要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公正,老百姓心里自然有杆秤。”毛永说。过去,村里去世人口不撤地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毛永上任后就从自家入手,清理出8口人约1400平方米的土地。老百姓看在眼里,心服口服,纷纷自觉行动起来。不到一个月,桥西村的痼疾顺利解决。
桥西村有耕地1270亩,为将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毛永一上任就积极推动土地流转。针对对外租赁承包等系列合同不规范问题,他和村“两委”协商,制定了《桥西村土地流转制度(草案)》,重新对14家驻村企业租赁的土地及厂房逐一丈量、审核,共查出额外占用土地、山林面积4.3万多平方米,收回租赁资金20多万元,有力保护了集体资产,维护了村民的利益。
随着益君农业合作社、舜耕农业合作社、佰润四季葡萄庄园、四季风开发有限公司在桥西村陆续建成投产,桥西村总共租赁土地300余亩,村级收入越来越多,当地部分村民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五阳湖生态湿地公园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可以以闲置房屋入股,由村里统一装修改造成具有博山民俗特色的农家四合院,吸引城里的游客来体验农家生活。这样一来,村民能领到分红,口袋会越来越鼓,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说起桥西村的明天,毛永信心满满,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