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村是我国西南边陲一个不太起眼的小村庄,位于云南临沧市镇康县城西北部边境上,有5个村民小组与缅甸山水相连,边境线长6.7公里。这里曾经贫穷落后,自2007年起,全村人利用独特的气候优势,全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了6000元,村级经济实力在全县名列前茅。
说起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会夸赞他们的领头人——村党总支书记毕世华。他不但带领大家过上红火日子,还把自身另一个职责——界务管理员做到了极致,令界务管理员在当地有了一个特别的称谓:“泥腿子外交官”。熟知他们的边民更送他们一个亲切的称呼:“活界桩”。毕世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家世代生活在边境上,守好了边境,就等于守好了我自己的家”!
致富路上“领头雁”
红岩村因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曾长期增收缓慢。2007年初,毕世华当选为村支书,对农民困境有过长期思考的他,很快确定了致富增收新思路:坝区发展甘蔗,山区发展核桃,城郊培育三产,力求在结构调整上取得突破。
红岩村地处亚热带,毕世华便动员刷布厂自然村的村民发展甘蔗种植产业。为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耕地资源,他准备大干一场:跑项目、找资金,把低产田进行彻底改造,大力发展比玉米效益好得多的甘蔗产业。
然而,村民们祖祖辈辈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想改变种植模式谈何容易?村民们的抵触情绪超出预料。毕世华就对干部们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群众看。”他带领党员建起了560亩甘蔗示范种植基地,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每亩甘蔗比种玉米增收了1000多元。
村民们看到种甘蔗的甜头,热情高涨,纷纷找到毕世华要求改造低产田地、修建蔗区道路,第二年陆续改种上了甘蔗。仅4年多,刷布厂自然村甘蔗种植就发展到2600亩,成了周边村寨艳羡的甘蔗专业村,户均甘蔗收入达2.3万元。
2012年起,毕世华又带着全村发展咖啡、澳大利亚坚果、大棚蔬菜等经济效益更好的产业。为使红岩村的小康之路更加坚实,他将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融合起来,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把全村835户组建为59个产业合作联,由党员或致富带头人任联长,实行生产互助、信息互助、资金互助、和谐互助。目前,全村种植核桃1.543万亩,咖啡4060亩,坚果4060亩。
红岩村村委会主任杨文刚说,“为发展经济,毕世华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修建产业路,共修了8条,100多公里,带动全村人均年纯收入提高4000多元”。
安宁生活“守护者”
日子好过了,毕世华还不忘另一职责——界务管理员。“有国才有家”“有边就有防”是他的“口头禅”。
2007年4月,毕世华被省、市、县外办评为外事界务管理员,负责中缅边界镇康段117号至121号界桩界务的管理和巡逻。为保证国境线的安全,他组建了由党员、干部组成的护村队,每天对国界进行巡逻,并坚持每周2至3次亲自上国界巡查,确保万无一失。
2009年8月,与云南镇康接壤的缅甸地区发生军事冲突。毕世华迅速带领工作组赶到118号至121号界桩间界线不显眼地段,安插上5面国旗,进一步明晰了国境线。当时,枪炮声正密,毕世华不顾危险,只身一人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边境线上,有效保证了我国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防止了境外人员越境伤及无辜群众。
缅方冲突事件后,大量缅甸边民进入我国境内避难。红岩村接纳了许多难民,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
毕世华作为一名外事界务员,有责任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不受侵犯,有责任维护和增进双方老百姓间的友谊;作为一名村干部,有责任维护寨子的安宁与稳定,让大家知道此时应该做什么,作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幸福。
在他的带领下,红岩村善良的村民们齐心协力,创造了奇迹:在难民滞留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当地没有出现一例人员死亡,没有发生过一起人畜传染病,甚至没有出过任何刑事和治安案件。
难民返回时,许多人前来辞谢。大家依依不舍地紧紧握住毕世华的手,连声说,“以后有机会,一定到我们寨子串一串,我们要用最好的酒招待‘毕界桩’”。
作为界务管理员、村干部,毕世华感到了肩上的责任和村民的信任:“只要我在村里一天,就要尽全力让乡亲们过上安稳,富裕的生活。”
荣誉加身更勤勉
十多年来,全村在毕世华的带领下,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村民范朝红说,“毕书记上任后,发展了种植、养殖产业,我们家家户户都养上了猪,买上了摩托车。对比以前的收入,我们已经翻了三四番了”。
“我们村民有什么困难,只要反映给他,就能及时得到解决;有了矛盾纠纷,只要反映给他,就能及时得到帮助调解。他是个好支书,我们都认可。”提起领头人,村民杨文义说。
2010年,毕世华被评为感动临沧人物;2012年,光荣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荣誉接踵而至,毕世华也很感慨,“荣誉越多,我就感到肩上的担子越重。应该说,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更能激发我为民服务的决心”。
说起当选十八大代表,毕世华说,“这是组织的关心,也体现了组织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从北京回到村里以后,我及时组织村民进行了十八大精神学习,并结合村上的实际情况,对今后的发展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思路,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以及产业发展布局等进一步落在实处”。
“毕书记参加十八大后,为村里引进了规范种植管理。今后,我们的收成就能更好了。”范朝红说。
伤残不损报国志
“对面到处听得到枪炮声,你不怕吗?”毕世华在2009年缅方冲突事件中冒着危险插完国旗回来后,很多人这样问他。他总笑着回答,“害怕!但必须有人去做啊!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应该做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我感到很自豪,即使真的出了意外也决不后悔”!
不料,不幸却悄然降临:今年初,毕世华不幸因公伤残,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以后再也不能从事引以为豪的巡边工作了。
2015年2月9日,缅果敢地区发生战火,我国边境维稳工作空前繁重。毕世华在指挥部和外事部门的领导下,结合界务员管理职责,配合驻军、武警、公安及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开展了各项工作。
2016年1月3日,驻军部队来到118号界桩附近核查有关情况。当时,毕世华为大家带路,行进至118(2)号界桩附近时,“轰隆”一声巨响,他不幸踩中缅方交战人员埋到我方一侧的地雷。经诊断,他左膝盖以下被当场炸断,右腿严重受伤,造成重度残疾,被评定为因战伤残五级。
毕世华回忆说,“一声巨响后,我的双腿就失去了知觉。然后,我倒在地上,发现双腿已经被炸伤,左小腿已经不在了,不住流血。我就撕了衣裳,给自己做一下简单的止血处理。一两分钟后,同去的人背上了我,随后把我送往医院”。
虽然不能从事界务员工作了,毕世华表示,在今后的外事工作中,自己还要发挥工作特长,力所能及地协助界务员做好边境上的一些政策法规宣传和维稳工作。“当界务员是我的一大愿望。自己从小就生活在边界线上,守好了边界,就等于守好了自己的家。”毕世华说。
接替毕世华的界务员李俊学说,“毕大哥是我们的榜样,我会竭尽全力巡护好这段国界,看护好界碑,守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