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山好水绕青城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着力提供更多更优生态产品
本报记者 陈 力
环城水系为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带来一抹江南韵味。 (资料图片)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民有了一个新去处:干涸的大黑河终再度波光荡漾。

大黑河是呼和浩特市的“母亲河”,然而长期以来一直未进行系统治理,使这条穿过城区的市中河成了乱采、乱挖、乱倒的垃圾沟。2015年秋,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开始对大黑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整治,仅仅一年,不仅大黑河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利用再生水形成的水面也为呼和浩特开辟了一条滨水景观廊道。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要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产品。”呼和浩特市市长李杰翔如数家珍,“这几年我们在花大气力进行机场的迁建、地铁的开建、二环快速和绕城高速道路的续建之外,主要精力就是为群众提供生态产品,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蒙古语中,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市”。但这届领导班子上任时,这座塞外青城已是有山有水无风光:大黑河垃圾杂陈,大青山满目疮痍。综合治理前,大青山前坡盘踞着235家砂石开采企业,形成沙坑31处,土地破坏面积累计达155公顷,破坏了区域内地貌景观和整个大青山生态环境。特别是位于大青山前坡中段的鹰翔水泥厂,成为城市上风口重点污染源。

从2012年起,呼和浩特举全市之力,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大青山前坡生态治理工程。西起回民区东棚子村、东至新城区大窑村,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平均宽约3.4公里,呼和浩特瞄准“绿树掩映、白墙蓝瓦、曲径通幽、田园风光、草原风情、自然和谐”的自治区首府后花园目标,在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的片区展开生态攻坚。

在潦草、凌乱的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考验着呼和浩特决策者的担当。为开辟生态空间,呼和浩特市针对砂石地、撂荒地和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通过流转方式落实绿化用地10万亩,进行大青山局部围封、乌素图河综合整治,实施5万亩雅玛图森林公园、万亩哈拉沁生态公园、呼和塔拉草原和草博园七大片区生态保护。前坡治理涉及的26个村庄5万多农民不仅照样得到务农的收益,还在绿化家园中分享生态红利。

其次,取缔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5年来,共关停取缔各类污染企业170家,拆除生产设备177套。其中对19家采石企业全部采取断电、断火工等形式予以关停,并拆除全部设备。与此同时,关停白灰厂80家、搅拌站30家、选金厂16家、碎石场14处,取缔非法养殖户70余户,清理养殖牲畜、禽类2万头(只)。2015年启动水泥厂区块征迁改造工程,完成两个水泥厂厂区、生活区拆除,动迁棚户区2500户,妥善安置职工848人,淘汰落后产能68万吨,落实绿化用地1500亩。

此外,培育生态产业。例如,依托水磨沟、面铺窑沟登山步道、圣水梁景区,打造户外休闲基地。以乌兰不浪村为中心,打造葡萄种植、酿酒和设施农业区块。依托草博园、鲜花港,打造万亩现代农业观光区块。以呼和塔拉草原建设为抓手,打造都市草原风情体验景区。

如今再上大青山,仿佛置身于万壑叠翠的天然氧吧。前坡生态治理工程累计完成绿化15万亩,栽植各类乔灌木1500多万株,绿化总量相当于再建了260个青城公园。从大青山上举目四望,从前是把花园建在城市里的呼和浩特,如今把城市建在了花园里:大黑河的潋滟波光,隔开了南部的现代产业园,“滋润”着中心城区一天天拔节生长。改造后的小黑河、东河、乌里沙河、扎达盖河贯穿于市四区,为呼和浩特戴上了翡翠项链。不出城郭而享山水之乐的塞外青城,正不断刷新着各族居民的幸福标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