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德芬:隧道“呼吸”守护者
本报记者 周 斌 通讯员 张伟明
陈德芬接到需进行排风的电话。 张伟明摄

陈德芬是全国铁路唯一的女通风工。她的工作就是:当隧道内瓦斯含量超标时,打开风机人为排风,让隧道“呼吸”,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在看不见列车,更看不到旅客的主通风机房里,她一干就是19年,共保障30多万趟列车安全通过。

751级石阶的坚守

南昆铁路沿线地质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昆明铁路局曲靖工务段通风工陈德芬的岗位,就是专门针对隧道内瓦斯突出的问题而设立的。她负责排风的家竹箐隧道,位于南昆铁路的鲁番站与上西铺站之间,全长4975米,是全国铁路瓦斯含量最高的隧道。

当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在5%至16%时,如遇明火,即可引起爆炸。因此,家竹箐隧道也被称为“全国铁路第一险洞”,陈德芬让隧道“呼吸”的工作十分重要。

为确保隧道的安全畅通,昆明铁路局在贵州省红果县设置了瓦斯监控中心,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隧道内溢出的瓦斯浓度实施监控,当浓度超过安全值时,位于隧道顶上风机房的通风工就打开风机通风,让列车安全通行。家竹箐隧道主风机房共有3名通风工,他们每人每月在这里连续工作10天,被称为“让隧道‘呼吸’的守护者”。

1997年,作为家竹箐隧道的养护者,陈德芬成为家竹箐隧道主风机房的通风工。

连接隧道和主风机房的斜井,是一条三四十公分宽的小路,由751级石阶组成。斜井里漆黑一片,小路又窄又陡,陈德芬每次上班,都要背着竹篓走漆黑的斜井,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走累了,陈德芬就在旁边的避风洞坐着歇一会儿,“我一口气走不上去的,要歇两三次”。

家竹箐隧道的瓦斯通风机房藏在隧道上方无人知晓的大山深处,是一个看不见铁路,更看不到途经旅客的岗位,却关系着千万旅客的生命安全。

一部电话机守了19年

作为通风工,陈德芬必须成天坐在电话机旁。这台陪伴了她19年的陈旧的直通式电话机,随时都会响起:一般是瓦斯监控中心打来电话,发布通风指令。陈德芬说,家竹箐隧道通风的时间并不固定,因而,每天上班时心里都悬着,就连夜里也要随时准备接听电话。

根据陈德芬的经验,一次通风过后的一两个小时之内,一般不会马上有第二次通风作业。不过,她要利用这个空当,抓紧时间办一件重要的事:到山上去背生活用水。

背水的路,陈德芬走了十几年,最近的取水点也要走2公里左右,往返一次需要40分钟。崎岖的山路,再加上20斤的负重,陈德芬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陈德芬背水摔过跤,她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走累了,她就放下背篓,在路边歇一会儿。

陈德芬说,年轻时丈夫也在这里上班,夫妻相伴不觉得累。但不幸的是,2年前丈夫去世。

让30多万趟列车安全通过

由于随时要接听电话,陈德芬的活动空间就只有通风机房外的十几米远。闲不住的陈德芬开辟了一小块菜园,想尽办法让自己孤独的日子忙碌充实起来。院子里的果树、竹子和花,都是陈德芬刚工作时亲手栽种的。十几年过去了,曾经的小树苗已经长得枝繁叶茂。一个人闷得慌时,陈德芬就会坐在门口默默地看着自己种的树,和身边的狗儿说说话。

在这座大山里的通风机房,陈德芬年复一年孤独地守候在电话机旁,看着窗外山上的树林,由小变大,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绿。

“我们变老了,它们变青了,也长高了。”陈德芬说这话时显得有些伤感。

参加工作时,陈德芬才28岁,如今,岁月的光华已经染白她的双鬓。19年的光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定格,陈德芬觉得干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

现在,每天有50趟列车从家竹箐隧道通过。在陈德芬和同事们的守护下,家竹箐隧道自建成通车以来,已安全通过列车30多万趟。尽管每天一趟趟列车飞驰而过,但在陈德芬的脑海中,旅客的形象是模糊的。不过,每次想到列车上的旅客,陈德芬却能清晰地感到,他们是一份割舍不下的牵挂。

陈德芬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选择了通风工,我就得爱这个工作岗位,把它干好。”

如果不是走进大山,真的很难想象,在人们坐着火车轻松穿越崇山峻岭,穿过幽深的隧道时,有这样一个人一直在为隧道通风,而且坚守了19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