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都河畔起新城
经济日报“接力走长征 共筑中国梦”江西报道组
图为江西于都河畔。1934年10月,红军将士从这里搭浮桥渡江,开始了漫漫征程。如今,几座大桥飞架于都河上,连接出一个现代化城市。 本报记者 王 晋摄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8.6万余名红军将士陆续在江西于都渡过于都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此,于都这片红色热土作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载入史册。

82年后的今天,行走在当年红军渡河的渡口,战争的痕迹已难寻觅,但红色记忆早已深深烙进了于都大地。当年架设浮桥的各个渡口,红军大桥、长征大桥、渡江大桥依次如长虹卧波,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也见证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于都河北岸到南岸,规划11.5平方公里的贡江新区逐渐成形,贡江大道路网全县贯通,贡江大道路堤上绿荫掩映,于都中学南校区里书声琅琅……整个县城城区面积已达24.9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已达25.6万人。

1969年,于都河城区段第一座大桥于河大桥落成。“大桥建成后,出行方便了,县城开始变得繁华了。”红军后代李明荣说,如今,于都河上的33座大桥一座座建了起来,其中城区就有4座,汽车可以开到县里的每一个村庄。

在离渡江大桥2公里处的城北社区东溪新村保障房小区,今年50岁的王银福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2006年他从50里开外的盘古山镇老家来到县城打零工赚钱治病,如今他不仅住上了一套两室一厅、50多平方米的新房,申请上了低保、大病救助,还在小区当了保安,每月工资2000多元。“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真得感谢党和政府!”王银福高兴地说。

在这个小区,1239户与王银福一样的困难家庭告别了居无定所的生活,而他们每月只需要交50元左右的房租。截至目前,于都县已建成保障房10536套、受益群众约4.5万人。“我们尽量从小事着手,比如解决居民的一些急事、难事和烦心事,帮助他们解决再就业、子女就学等难题,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有更多获得感。”城北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义军说。

距离于都红军大桥不到5分钟车程,记者来到了上欧工业新区移民搬迁扶贫安置示范区。在这里,于都县率先在江西省探索实施了深山区整体移民搬迁扶贫“进城进园”,采用县城工业园、中心镇、中心村社区三级梯度安置方式,实现了“政府赢民心、移民得实惠、企业获发展”的三赢局面。

移民安置小区居民袁石原是从外省打工回来的。一家四口本来住在离县城50多公里远的沙心乡红光村。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只身出外打工,经过几年努力,日子终于好些了,但孩子上学要走七八里路,这让他很发愁。如今,他们举家搬迁到上欧工业新区。他说:“这里上学、就业都很方便,收入和原来打工差不多,不用出远门真好。”目前,于都县已有2万余名深山移民告别大山喜迁新居,走上了“进城入园”的脱贫致富路。

于都河上,一座座大桥凌空飞渡,连起了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也连起了于都干群同奔小康的心。而乡间的小桥,同样有着动人故事在传唱。

在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红军后代谢林贵领着记者来到了修葺一新的“红军桥”。这座桥最初的修建者,是他的伯父谢宝金。“长征时,伯父的特殊使命是与战友一起管理军委发报用的发电机。后来,全连牺牲得只剩3人,他就一个人背着140斤重的发电机走。最后,和战友们一块,爬雪山过草地,伯父硬是把发电机背到了延安。”谢林贵动情地说,“伯父这么做是因为记住了红军转移前夕一位首长对他说过的话:这些设备是军委的‘耳朵’和‘眼睛’,你要确保万无一失。”

虽然谢宝金已经去世30多年,这段感人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传颂,他修建的桥被称为“红军桥”。“伯父如果能看到今天的变化,一定会感到欣慰的。”谢林贵站在桥头上说。“红军桥”一侧,推土机轰鸣,正在修建的农村公路直通省道;不远处,白墙黛瓦的农村新居错落有致、拔地而起。

更让谢林贵高兴的是,这几年,县里搞开发式扶贫,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产业,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谢屋村所在的岭背镇,如今也启动了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村里今年还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专门发展旅游业。”谢林贵说。

艳阳之下,于都河水依然静静流淌,两岸风光却早已不是旧模样。从这里集结出发,不忘初心,长征路上的新故事不断上演,一座宜业宜居、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

(报道组成员:赖永峰 王 晋 陈 静 刘 兴 本文执笔:刘 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