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地膜成“地魔”
乔金亮

“大棚像海洋、地膜覆盖广”,地膜在我国得到大面积应用,成为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资。因具有增温保墒、抗旱节水、提高肥力、抑制杂草等作用,已成为我国农业增产的重要支撑。而如今,被誉为“白色革命”的地膜却因不能降解而残留土壤中,造成“白色污染”饱受诟病。

据统计,每年可回收的农膜只有一半,有100万吨的地膜留在了地里。仅冬种瓜菜期间,海南省农业地膜消耗量就超万吨,相当于该省每年一次性塑料包装袋消耗量的一半。多年下来,未被捡拾的地膜残留在土地里,导致土壤板结。

如今,政府部门和农民都认识到了地膜残留的危害。一些地方规定,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清除、回收农用薄膜及其他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知道这样对地不好,但废旧地膜卖不了几个钱,捡拾起来很麻烦,还不够雇人工的费用。”一些农户的话很实在。

笔者认为,地膜回收千难万难,但市场化机制建立后却也不难。要让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利用成为一条产业链,做到来有标准、去有消纳途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留问题。

首先要统一地膜标准。现行的地膜国家标准是0.008毫米,但允许上下浮动0.003毫米,而为了降低成本,企业生产和农民使用最多的是0.005毫米的薄膜。这种膜薄易碎,一旦用后在土中呈破碎状态,回收基本不可能。据测算,如果地膜厚度增加到0.01毫米以上,便于农膜回收机操作,会大大增加回收率。

其次要创新办法。办法之一是开展以旧换新,补贴农民。甘肃省榆中县就采取这种做法: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地膜使用,在旱地每亩田使用12斤地膜,约70元钱,财政补贴六成多,农民只出25元,这种补贴地膜被称为“指标膜”。第二年,以2∶1的比例以回收旧膜换新膜购买指标,以12斤新膜为例,需要农民以24斤旧膜和25元换购。这提高了农民回收旧膜的积极性,也降低了使用厚膜的成本。

办法之二是扶持回收企业发展,补贴企业。用膜大省可根据各地地膜使用情况,在各乡镇建立废旧地膜回收站,方便农民交售,由回收企业以一定费用回收拉走,企业承担运输费用。关键是扶持建立一批地膜回收加工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形成农户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从技术进步角度看,可降解地膜的使用会让问题不复存在,但其价格是普通地膜的2倍至3倍。因为可降解,保质期短,地膜如果当年销售不出去,第二年就无法使用了,又影响了推广。其实,对于新产品而言,上市初期的价格总是高的,而一旦市场打开,规模化量产后成本会快速下降,加之更多企业加入竞争,价格自然会下降。

因此,使用可降解地膜是大势所趋,要加快开发和支持力度,但毕竟还需要很长的时日。在此期间,残膜回收的前景依然广阔。如果能借助初期财政补贴的撬动,发挥市场的作用,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就有望得到解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