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孙艺轩的人都知道,她是在蜜罐里泡大的。
“我的父亲孙大和是一位有着30多年经验的养蜂人,每天都与蜜蜂为伍。”这位江苏南京西洋湖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兼秘书长回忆说,她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嗡嗡作响的蜂群和黄灿灿的蜂蜜。
孙艺轩见证过蜜蜂带来的奇迹。因长期劳累,孙大和曾患尿毒症。那段时间,孙艺轩看着爸爸每天都要吃蜂蜜、蜂王浆、蜂花粉,最后竟然奇迹般痊愈了。
“爸爸告诉我,这是因为蜂制品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渐渐懂事的孙艺轩觉得格外神奇,“这么好的蜂产品,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啊”。
考大学时,孙艺轩特意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我们村的蜂蜜走不出去,就无法让更多人从中受益,我要学好营销,让村里的蜂产品甜遍大江南北”。
毕业后,孙艺轩回村,建议父亲建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做品牌,输出技术、蜂种,带动社员一起干。
“之所以要建合作社,是因为我们的蜂产品没有任何添加剂,对蜂蜜的要求非常高,必须从源头上控制质量,自己有合作社,质量上就更有保证。”孙艺轩说,“而且,蜂农们集合在一起,就好像单个的蜜蜂形成蜂群,才有话语权,这样才能卖上好价钱”。
2013年,在父亲的支持下,孙艺轩注册了西洋湖养蜂专业合作社,开始从事蜜蜂养殖和蜂产品加工。
小时候,孙艺轩曾经到父亲的养蜂场跟蜜蜂亲密接触,可真正投身这个行业后,她才知道甜丝丝的蜂蜜是用艰辛的汗水酿成的。
养蜂是一个高度依赖人工的技术产业,大部分工序只能靠人力完成。《舌尖上的中国》里那对追着桃花、油菜花跑遍全国的养蜂夫妻,就是许多蜂农真实的生活,不光累,还经常被蜇得满手包。
“你看我的手,这些都是被蜇的伤口。”孙艺轩举起手臂让记者看,“这可不像养个小猫、小狗,熟了之后他们会认人,蜜蜂可不行,熟了也照蜇不误”。
但日子久了,孙艺轩对这些满身黄黑条纹的小东西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天气不好的时候,比如快下雨的时候就别去招惹他们,男生喝了酒也不要去,因为蜜蜂对酒味很敏感”。
因为了解养蜂人的不易,孙艺轩总是站在蜂农的角度考虑问题,给社员的蜂蜜收购价比市场价高15%到30%。今年南京花开季节正赶上雨水多,蜂蜜产量有所减少,孙艺轩又把蜂蜜的收购价往上调了一点。
“不怕砸手里吗?”记者问孙艺轩。
“不会呀。”孙艺轩很自信地说,“别忘了我是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开拓市场是我的强项”。
这个1991年出生的姑娘有着年轻人的活力和学营销的头脑,在她看来,蜂蜜、蜂王浆等传统蜂产品已远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她四处找资源,设计开发了巢脾纳米喷剂、巢蜜、冻干粉、蜂胶牙膏、蜂胶软胶囊、蜂胶蜂蜜皂、蜂蜡工艺品蜡烛等一系列蜂衍生品,进一步拓宽蜂产品销售种类。
“最近我正在开发雄蜂蛹,准备推向餐桌。”孙艺轩尝过,味道不错,没准儿能成为爆款。
对网络的熟悉也是孙艺轩的优势。2014年,她就开设了淘宝网店,从去年起开始大规模上货,销售范围辐射全国。同时,在湖熟街道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孙艺轩还组织西洋湖养蜂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进行培训,鼓励农村妇女学习使用电脑、打印机等,教她们用互联网销售蜂产品。
父亲孙大和也积极为女儿出谋划策。他现在只养四五十箱蜜蜂,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把关订单产品加工流程,确保蜂产品质量更好。
在孙艺轩的带动下,不到3年工夫,西洋湖就带动了136户周边社员专业养蜂,为500多户农户提供了工作机会。西洋湖蜂产品也进入当地的常客隆超市、岗山超市,还有一些食品厂用西洋湖的蜂蜜做面包、饮料,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
为扩大经营品种,孙艺轩注册成立了江宁区西洋湖家庭农场,通过大面积流转土地,种植原生态水稻、果蔬等农产品,带动周边2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西洋湖牌大米、年糕、麻油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
“我的目标就是力争让西洋湖品牌多线发展,让养蜂业与种植业相结合,产生1+1>2的效果。”孙艺轩的理想是打造一个以蜜蜂文化产业为主线,特色美食、体验式生产、乡村旅游交相呼应的蜂文化农业生态园,把父亲的甜蜜事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