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胶州启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干部要离任 先算生态账
本报记者 刘 成

日前,山东省胶州市印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办法(试行)》,启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生态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全市各镇、街道办事处和相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党政正职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生态审计重点围绕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要求,依法依规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方面的政策落实、开发利用保护、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胶州市审计局局长于江宏介绍,将逐步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模式,将其与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政策跟踪审计、专项绩效审计等相融合。

“对这项改革创新,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胶州市市长张友玉告诉记者,“市委深改小组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市政府列为‘一号工程’,在审计局设立了一个专门机构,还聘请专家组建了专家库,建立了多个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

从2015年8月开始,胶州市按照“因地制宜、重在责任、稳步推进”的原则,启动了生态审计试点。“主要是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后区域内实物量发生较大变化的土地、水、湖泊、海域等自然资源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水、大气和土壤污染等重要环境保护领域审计,着重审查生态破坏、资源损毁、环境污染等重点问题。”于江宏说。

首个审计试点是胶州市经济开发区原主任的离任审计。“虽然我们对生态非常重视,但通过生态审计,我们发现在实践中离生态高标准还是存在不小差距。”一直协助审计的胶州开发区常务副主任宋业敏告诉记者,坚决不引进有污染的项目是准则,但实践中,有些项目很难把握,“譬如有个风能装备项目,就因论证不严格批准了,后来发现有一定的污染,生态审计结果出来后,我们在整改过程中采取法律和经济多重手段,收回了土地。”

此后,胶州市又相继完成了里岔镇原党委书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胶州市海洋资源资产专项审计调查、胶州市环境资源资产化管理情况绩效审计等3个审计试点项目。通过审计试点,查处各类问题113个,问题资金8.02亿元,向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11个,22个典型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审计后有3名同志因履行土地保护、环境保护等职责不到位被取消年终评优资格。

“所有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都会要求根据审计建议及时整改,如果发现违纪违法问题,将会移交相关部门处理。”于江宏表示,审计结论在联席会议上通报后,会记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作为组织部门任用的重要依据。

生态审计对执政一方的一把手来说,既能修正理念,又能推动难题解决。“譬如说植树造林是好事,但生态审计后发现,我们存在着经济林多、生态林少的结构性问题,这是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里岔镇党委书记刘京明告诉记者,生态审计对难题的解决立竿见影,“这次审计中指出了村庄垃圾处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便成立了专职环卫所,为101个村配备了保洁员,配齐了垃圾桶,建立了镇级垃圾中转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公司收集村庄垃圾,这种户集、村收、镇运的模式,彻底解决了多年未决的农村垃圾处理大难题”。

通过审计试点,胶州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胶州实际的审计规范,包括自然资源审计的基础理论、审计方法、评价指标、结果运用等。“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象,我们目前已确立了三种模式,即独立型、结合型和专项性审计模式。”于江宏介绍道,“‘独立型’模式,主要针对主体功能区;‘结合型’模式,就是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相结合,对领导干部的环境责任作出评价;‘专项型’审计模式,主要针对自然资源资产主管部门,对资源资产分布、数量、质量等内容,及其监管职能履行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现在,很多镇办和部门领导,频繁邀请我们过去帮着‘查查体’,对他们任内的一些可能影响自然资源资产的重大决策把关。”于江宏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经验逐渐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认可,“损害生态终身追责,绿色发展政绩加分”正成为胶州干部审计的一种新常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