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极为朴素而自觉的做法中,都包含着我们传统文化中对相依为命动物的尊重
最近碰到过几次猫狗被车轧死的事情,实在惨不忍睹。前几天更是看到一条狗,被轧伤了,一边呻吟,一边抽搐,围观的人们无不满脸不忍。稍一打听,便听到一个令人怃然的原因:这些大都是流浪狗、流浪猫,无人看管照顾,四处乱跑,在车辆如织的情况下,遭遇不幸的情况自然时有发生。
进一步追问,越来越多的流浪狗、流浪猫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并不一致。但有一个原因却是真实存在的:有些人,尤其是有些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一时兴趣,领养了猫狗这样的宠物,起初那是兴致勃勃,关怀备至,但不久后,就既嫌脏又嫌吵,于是随意踢出门去,让它自生自灭了。这中间,虽然也有好心人收养这些流浪狗和流浪猫,但毕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样做很不好。不论是猫,还是狗,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本来就不应该视它们为玩物。然而,既然已经不可避免地将它们当作“玩物”对待了,那么,对生命起码的珍视和敬畏还是应该有的。觉得好玩,那就领来玩;觉得不好玩了,那就置之不理,如弃草芥,怎么看也缺乏基本的生命意识。哲学家曾说过,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看到一个人的道德和情操,看到一个人的精神高度。成年人这样做,势必还会影响到孩子,让人不禁怀疑,一个从小在漠视动物生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的某一天是不是也会漠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耕伊始,乡亲们总会将不舍得多用一滴的胡麻油拿出来,极为大方地倒上半盆,放在耕牛面前,一边请牛喝,一边念叨着说:又要辛苦你了。那番行为、那些话语中满含着对与他们生活休戚相关的耕牛的感激。过年免不了要杀猪,但在杀猪的前一天,主妇们无论如何要给猪做一顿“美味佳肴”。更有妇女,当男人们去捆绑猪的时候,含着眼泪远远地走开——把一只小猪崽从小养成那么大,真有了感情了。所有这些极为朴素而自觉的做法中,都包含着我们传统文化中对相依为命动物的尊重,对视它们为平等的一员的文化的接续和传承。
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达,人们的生命意识也应该随之变得越强烈。这中间,毫无疑问也包括面对各种动物。以往字典上介绍到某种动物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出现“肉可食”“皮可寝”“骨可入药”之类的文字,后来在人们敬畏生命的意识觉醒之后,这些文字都删除了。但现实告诉我们,这种意识觉醒得还不够,还需要继续提醒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