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枣庄市峄城区3万余人从事石榴产业——
“冠世榴园”好红火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张大东
7月,山东枣庄市峄城区的“冠世榴园”里石榴花盛开。
(资料图片)

“石榴花开不害羞,接二连三开到秋。”地处鲁南的枣庄市峄城区,有一片被吉尼斯认定的世界最大的石榴园林“冠世榴园”。据峄城石榴研究院负责人介绍,当地石榴的花芽分化每年有3次高峰,分别在5月、7月和9月。时临大暑,这里的20余万亩石榴园如期迎来了花果相伴的奇特现象。

石榴园中有一株600余年树龄的“石榴王”,是游人拍照留念的必选之地,树的主人胡安顺说,“石榴王”最多时一年产量可达200公斤。胡安顺还向记者介绍了峄城石榴的来历:西汉时期,峄城人匡衡凿壁借光苦读,官至汉丞相,告老还乡时,向汉成帝讨要了一棵张骞从西域引进、种植在御花园里的石榴树。由此,石榴便在峄城繁衍开来,历经数代,明代成园。

“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中国人历来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这首元朝诗人马祖常的诗不仅道出了石榴的来源,也描写了石榴花的优美。峄城“冠世榴园”东西蜿蜒3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有石榴树800万株,60多个品种,百年以上的石榴古树有12万株,以树龄久、面积大、株数多、品色全、果质优而闻名海内外,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在山东首个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双认证,峄城区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石榴之乡”。

古丝绸之路上引种来的石榴树在中国长成“冠世风景”,这让“一带一路”沿线的多个国家纷纷赶来“寻亲”。据峄城石榴研究院的石榴专家郝兆祥介绍,2013年,以色列等17个石榴种植国44名外国专家来峄城参加了第一届世界石榴大会,并挥锹在国际石榴友谊园种下石榴树,演绎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国际石榴情。

为传承冠世榴园的良好生态,峄城区实施了高标准的以石榴扩种、公路铺绿、城市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绿满峄城”工程。两年多来扩种石榴6万余亩,引进优质石榴树苗30余万株,建设了3.5万亩无公害石榴基地,完成石榴嫁接50余万株。峄城区编制冠世榴园生态文化保护规划,升级建设冠世榴园南大门、榴园大街等基础设施。在石榴园各进出口安装了全方位电子监控探头,禁止直径15厘米以上的石榴树进行交易,实现了石榴古树保护人防、物防“全覆盖”。

在峄城人眼里,石榴全身都是宝。石榴果可以榨汁,叶可以制茶,皮可以入药,枝可以编筐。除了卖鲜果,峄城石榴还被加工成石榴汁、石榴酒。另外,石榴茶叶、石榴花蜂蜜、石榴醋、石榴胶囊等产品,以及从石榴籽、石榴皮、石榴隔膜中提取的超抗氧化物质石榴精油、石榴多酚以及鞣花酸等稀缺化工原料,把石榴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除了食用价值,石榴花、果、叶、干、根俱美,四时皆宜观赏,石榴盆景也因此占据了中国盆景的一席之地。峄城区最早研究石榴盆景的萧元奎介绍,一些老石榴树虽过了盛果期,但枝干虬曲,造型优美,从果园移到盆里便成了上好的盆景,化腐朽为神奇。《老当益壮》《仙人指路》等特色盆景先后在国内外花展上荣获大奖,石榴盆景栽制技艺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榴的根也是做根雕的好素材,石榴根雕造型各异,颇具审美和收藏价值。

峄城,被深深地打上了石榴印记。现在,当地有3万余人从事石榴生产、销售、运输、贮藏、加工和石榴生态旅游等行业,年创产值20余亿元。峄城顺势而为推进村容村貌、村风民俗和道德建设,一大批村庄成为生态文明村,北孙庄村和朱村入选全国文明乡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