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摸清土壤污染底数,为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支持。记者日前获悉,有关部门正在编制详查总体方案。按计划,2018年将完成农用地详查,2020年将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详查。
调查精度难满足管控需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指出,当前中国土壤污染在部分地区较重,特别在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固废集中处理处置场地、采油采矿区等局地、局部区域,主要污染物是镉、砷、铅、汞、铬、多环芳烃等。
来自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尽管上述数据已经让我们对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有了大致了解,但在业内专家看来,我国已开展过的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耕地地球化学调查和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等,总体上,调查的精度尚难以满足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的需要。
据介绍,2005年至2013年,环保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面积约为63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调查精度为8km×8km,林地、草地调查精度为16km×16km,未利用地调查精度为32km×32km。199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截至2014年,已完成调查面积150.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调查面积13.86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8%。2012年,农业部启动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调查面积16.23亿亩。
“调查时间跨度大,调查方法不统一,迫切需要在现有调查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调查精度,真正摸清土壤污染底数,获得地块尺度的土壤污染数据。”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亟待构建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记者了解到,除环保部门外,与土壤相关的行业监测网主要涉及农业部门和国土部门。农业部门针对耕地地力的监测,在全国建立了107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针对农产品产地及周围环境污染,重点在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等布点监测,计划设立15.2万个产地安全监测国控点。国土部门组织开展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但尚未建立常规监测网。
“环保、农业、国土部门已开展的监测调查多属于专项工作性质,部分指标重合,但各自监测调查的规范、点位、频次不尽一致,需要逐步整合,以满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管理需要。”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说。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中,提出了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重点关注重金属污染防治区域、污染场地及周边地区、菜篮子基地等土壤污染风险,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情况的要求。
目前,环保部开展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建设,正在全国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基础点位和风险点位。其中,基础点位布设以耕地土壤为主,覆盖我国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汾渭平原主产区、河套灌区主产区、华南主产区和甘肃新疆主产区等7大粮食主产区。
此外,风险点位布设覆盖工矿企业周边、设施农业集中区、污灌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其中,京津冀区域以城市“退二进三”遗留遗弃场地为重点,珠三角地区以化工、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企业为重点,湘江流域和西南地区以重有色金属、磷矿等矿产资源开发企业为重点。
记者从环保部获悉,截至2015年12月份,这项工作已在全国设置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31367个,其中包括一般点位22816个,风险点位8551个,已覆盖90%县(市、区)。据介绍,环保部今年准备将再增加7000个风险点位。
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
“‘土十条’不是投入几万亿元的‘大治理’思路,而是‘风险管控’的新思路,对污染的土壤加强监测监控,遏制污染继续发展。”这是今年初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讲到的。
通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评估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和人群健康的影响,探明土壤污染成因,了解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获取权威、统一、高精度的土壤环境调查数据,建立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分类、分级、分区的国家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满足环保、国土、农业和卫生等需求迫在眉睫。
记者注意到,建立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识别系统,判别重点土壤环境质量风险区和主要污染指标,开展有针对性的特征污染物监测等内容已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中有了具体要求。
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是治土方略落到实处的基础。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王夏晖介绍,“土十条”根据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分为3个类别,分别实施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等措施;对建设用地,按不同用途明确管理措施,严格用地准入;对未利用地也提出了针对性管控要求,实现所有土地类别全覆盖。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透露,近期正在利用环保、农业、国土等部门有关土壤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污染源排放、土地利用等数据,建立全国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将科技、教育、工信、住建、卫计、林业、中科院等部门和单位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科研成果、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环境与健康等相关数据纳入数据库。
据介绍,这一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初期主要在环保、国土、农业、住建部门间共享,未来将逐步扩大共享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