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性之所至皆是欢喜
□ 乐倚萍

读书不会太迟,也不会太早,携手相看的风景还藏有太多未知的惊喜

像是一种补偿心理,自己童年求之不得的东西,特别想加倍给孩子。嗜书如命的我小时候仅有的读物是地摊上的过期画报,于是相对的,孩子还没出生,我已买回一大堆装帧精美的绘本。

当然,我很早就开始给儿子读绘本了。几个月大的孩子能听懂什么呢?连我自己心里都没底。很多情况下,都是我在绘声绘色地朗读,贝儿在一边玩玩具。只要他不反抗,我就当“润物细无声”了,日日耳濡目染,兴许贝儿会认为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吧。何况现在的绘本做得都考究,成年人读来都觉得好看,我倒也不生厌。

没想到,惊喜这么快就来了。贝儿半岁的时候去乡下玩,陌生的环境人多嘈杂,贝儿显得焦虑又没有安全感,到了临睡的点还是哭闹不止。我使尽浑身解数,忽然瞥见小蛇玩偶,想起念得最频繁的绘本《小蛇散步》:“下了很长时间的雨终于停了,小蛇要出去散步了……”话音刚落,贝儿瞬间安静下来。我扭动着小蛇玩偶,继续背着绘本内容,密切关注着贝儿的反应。他屏气凝神注视着小蛇,似乎捕捉到了熟悉的感觉,慢慢放松下来。或许他并不能完全理解故事的内容,但他一定在日复一日的读书声中不知不觉记住了其中的音韵和节奏,那是他熟悉且喜爱的。

如此“灵丹妙药”,让我对于亲子共读这件事更有积极性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从绘本中汲取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然而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学习,找寻他们感兴趣的点,这一过程跟成年人理解或者说期望的有出入,却都会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成果,予人惊喜。

譬如说,我以为一岁左右的孩子能够借助绘本认识生活。某次教贝儿小动物的叫声,他原先就知道猫狗之类常见叫声,我便跟他一问一答。翻到羊那一页,我也随口问:“羊怎么叫的啊?”他对答如流:“咩咩。”这倒把我惊到了,我可从没教过他,他也没见过羊,难道瞎蒙可以这么准?疑问不日得解,当我再度给他念《粑粑》这个绘本时眼前一亮,有一页就是一只羊,配字:“咩咩叫的羊长什么样儿?”我自己有口无心念了三四次熟视无睹,倒是贝儿不仅听进去了,还把其中的信息消化了。别小看了孩子,有时候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大人还强呢!语言敏感期的贝儿大概是对这特别的声音特别着迷,才会三心二意地就记住了。

近两年时间的亲子共读,贝儿还给过我很多惊喜,有时是他对新事物的反馈,有时是他奇特的思维方式,有时是他改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坏习惯,有时是他特别温暖的举动。我承认,我是带着些许功利心坚持亲子共读,希望阅读成为贝儿一生的财富。但是,贝儿收获的已经超出了我的期许,让我扎扎实实见证了他的成长,再无需以世俗标准斗量,让我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幸福而有意义。

读书既不会太迟,也不会太早。我们要携手相看的风景还藏有太多未知的惊喜。这无关乎我的期待,但凭你的兴趣,性之所至皆是欢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