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柔软、温性的存在,不应该什么都用数字来统管
前两天,一个大学同学来看我,打的时说是到“市一中”,结果司机把他拉到了十一中。辗转许久见了面后,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不料,他却哈哈一笑,说:你这里学校少,要是在省城,从一中排到五十几中,哪个是哪个我都搞不清。
他说的是事实。我常去省城的学校开会,若是在以前,常有因“按数索校”而跑错学校的事情,想起来都发憷。现在是好多了,信息发达,出门前一查,大体位置就知道了,但同一所学校,如果下次要去,还得查一下,那些干瘪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的学校,没有鲜明的名称上的特征,根本对不上号。
我不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象:教育越发达,管理越缜密,校名也越来越数字化。小学,就是一小、二小依次排下去;中学,就是一中、二中依次排下去。按理说,这样命名,或者将原有的名称改成统一的数字,应该是为了便于管理。但在办公条件如此优越的情况下,“一中”与“育才”各两个字,前者换作后者,似乎也不存在不方便的问题。现实中却宁可用“一中”而不用“育才”。这到底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实在让人费解。
原来的许多学校名称可谓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学校借以取名的最主要方法,要么是根据学校所在地或者隶属单位,要么是根据学校的办学意愿和精神,要么是根据一个名人或者学校建设的资助者的姓名。不论怎样的命名,都有一种或朴素或崇高的文化内涵在里面。
比如我小时候,邻近有一个“小闸小学”,有一个“五个墩”小学。都是根据所在地取名的。看到前者,总让人想到那儿有一条清清的渠,渠中有一道小小的闸门,上学放学的孩子从那儿走过,活泼可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看到后者,仿佛看到夕阳下被彩霞染红的五个废弃了的古代的烽火台,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带着这样的上学印记哪怕走向远方的孩子,也始终拥有一种鲜明的乡土背景,始终是有根的人。而后来我看到的“励志”“树德”“勉仁”“向学”这些校名,不但昭示出办学的理念和目标,更有殷切的召唤和引领在里面:希望到学校学习的孩子,能具备这样的品质,即使达不到,也要“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至少把一枚道德修养方面的种子埋藏在他们的心里。这就既显现出对传统美德的接续,也显现出教育对培植崇高精神的责任担当了。至于用名人的,那自然就是树立了一个可供学习的榜样;用资助人的,不但是让孩子们从小养成感恩的思想,同时也有引导他们学习这种回馈社会的美德的意愿在里面。
而今天,像拥有这类名字的学校是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学校被取消了原名后赋予了一个苍白的数字,学校的办学个性和办学特色因此模糊甚至消失。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但并不代表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来衡量。
教育是柔软、温性的存在,不应该什么都用数字来统管。我们已经把学生的高低优劣用冰冷的分数框定了,就留给学校名字一些温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