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拥有先进经营管理理念,胆识过人、头脑敏锐的创业者;他把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贫穷小村,建设成为“最美乡村”“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他时刻惦念着“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自己却还住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旧房子里;他联合周边村成立区域党建联合体,期盼着共同走上“富裕路”……他就是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全国“最美乡村”的领路人。
创业,永不停息的脚步
滕头是浙江省奉化市萧王庙街道的一个小村,“有女不嫁滕头郎”是那个年代贫穷的写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农民纷纷退包土地、进厂务工。土地大面积抛荒,让农民出身的傅企平心情十分沉重。时任滕头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他,提出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方案。消息一传出,村民们纷纷摇头。但他第一个站出来,“我承包50亩地,把最差的田给我”。在他的精耕细作下,50亩田地当年收入万元有余。这一年滕头消灭了抛荒田。
1997年,接过村党委书记的担子后,傅企平再次陷入了沉思,村集体企业发展放缓,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随后,他深研市场经济规律,大胆改制村属企业,凡宜集体经营的,推行目标管理;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对小型微利企业,进行兼并、租赁转制。三招“组合拳”,激发了村办企业的再度腾飞。
在完成工业经济的“二次点火”后,傅企平开启了滕头旅游经济的“首次创业”。“发展旅游,让人们掏钱来看滕头美景”,这个在当时受到冷嘲热讽的构想,成为他的执著追求。他带领村干部到各地考察学习,经过几年苦心经营,“连锁滕头”的发展模式受到关注。如今滕头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和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2015年接待游客1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2亿元。
乡村,要让城市更向往
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该是啥样子?这是傅企平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是高楼林立、霓虹喧嚣的“都市圈之美”,还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地平线之美”?傅企平反复学习中央文件找到了答案,“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滕头要发展生态经济。
滕头有条人人皆知的“宪法”——生态立村,效益再好的项目,如果会破坏生态环境,就不准进入。为坚守这一原则,傅企平倡导成立了全国首家村级环保委员会,十几年来“一票否决”了50多个高收益项目。2001年3月,他偶然得知邻县拓宽公路,计划砍掉原公路两旁的500多株香樟树,随即连夜驱车把这批树“抢”了回来。“人舍我取有大智”,这批香樟树在滕头业已茁壮成长,“深夜救树”也成了滕头人的美谈。
“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这样的江南田园美景,才是生态村该有的样子。”傅企平笑着说道。2008年,滕头村从全球113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入选乡村,多次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最美乡村滕头,让城里人越来越向往。
担当,共同富才真的富
“一村富不是富,共同富才是真的富”。在傅企平的心里,始终深藏着一个愿景——以滕头村的发展带动周边村一起走上“富裕路”。
2015年5月,在宁波、奉化两级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傅企平主动联合周边四村成立区域党建联合体,立足滕头党建、经济、生态、民生的发展优势和辐射功能,通过区域组织共建、事务共商、党员共管、阵地共享、服务共推,实现村镇建设、产业布局、交通路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乡村旅游的“六图合一”,进一步拓宽了“强党建、促发展”的功能外延。区域党建联合体成立当天,塘湾村党支部书记汪仁义激动万分,“今后,塘湾这个小舢板,终于可以靠上滕头这艘航空母舰了”。
一年来,傅企平满腔热情投身区域发展,以召集人身份主持召开12次区域党建联席会、30余次协调会;派出3名党委委员与周边村干部结对,安排4名周边村后备干部到滕头挂职学习;联动开展“治水护绿”“项目保障”专项行动,共同举办文化巡演、文体竞赛活动;大力推动区域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帮助各村发展订单农业、商贸物流和休闲旅游产业;合力推进浙江医药高专建设、肖桥头村旧村改造、青云村古村旅游等重大项目,区域党建及各项事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站在滕头区域“五联五促”合作共建手绘图前,傅企平说:“我们抓区域党建、强区域经济、带区域发展,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为了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