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6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门巴将军”李素芝:
许身高原 杏林春暖
李素芝(左)在西藏军区总医院为西藏首位成功接受活体肾移植手术的藏族病人坚赞欧珠检查身体(2004年2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摄

藏北草原,天幕暗垂,紧压着大地。43岁的松江斜倚着房门,远望天际,说自己想念一个人。

“7年了,还是忘不了。”松江躬身轻抚膝前玩闹的孩子——“谢党”和“谢军”,说当年怀双胞胎的时候,难产危及性命,是“菩萨门巴”在雪地里安排手术,帮她捡回三条命。

松江家在西藏北部的聂荣县。她口中的“菩萨门巴”(藏语指菩萨一样的好医生),是西藏军区总医院原院长李素芝少将带领的巡诊队。

在藏行医数十载,齐鲁汉子李素芝翻雪山、蹚冰河、战高反,借“佛心鬼手”,在藏族病患心中埋下一朵朵暖心的火种。

上世纪70年代,风华正茂的李素芝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进入上海长海医院工作。一天,他从一名来沪就医的西藏边防战士那里得知,藏地偏远苦寒,病魔猖狂作祟,说要命就要命。

战士的一番倾诉,似一枚石子,击打李素芝的心。他忆起父辈背井离乡、抗日救亡的烽火往事,内心涟漪难复。

于是,进藏。顾不上片刻多想,只一身行囊,和留给父母的一句话——“爱党爱国爱人民”。

在海拔4500多米的基层卫生队,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呼吸艰难、头痛欲裂是常事。

“军人为祖国活,医生为病人活。我作为军医,没有犹豫的余地。”初心指引,李素芝甩开膀子,抵抗病魔作难,潜心攻克高原病诊疗难关。

日复一日。苦寒,不曾退去。信念,也没少一分。

后来,一次针对西藏农牧区的病例普查和病源调查,让他本就忙碌的心再次揪作一团——高原先心病发病率是内地的2至3倍,多发生于胎儿缺氧引起的发育不良和先天缺陷。

李素芝力排众议,开启长达20年的医疗攻坚。数百次实验,屡败屡战,终于打破“海拔3500米以上不能进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断言。

科研成功,是回报老百姓的时候了——行走高原,定期巡诊,悬壶济世。李素芝,把爱镌刻在西藏人民的心坎上。

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海拔5000多米的库拉山上,雪虐风饕,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一路人马,正破雪而进。目的地,那曲班戈。主角,正是李素芝带领的西藏军区总医院医疗队。

这头,风雪阻隔;那头,藏族群众巴巴盼着。李素芝心里急。

于是,他吆喝队友下车,刨雪、推车……刚做完阑尾手术不久的他,一头栽进雪堆里。紧急吸氧,10分钟后,极度虚弱的身体才缓过劲儿来。

一路颠簸,巡诊队终抵班戈。医生们精疲力竭,容不得休息,立即为群众量血压,做B超、心电图,向急、重、疑难病人开具免费医疗便条。

“医学是一门用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每每结束诊疗,都会上演熟悉的画面:藏族群众一拥而上,有的献哈达,有的端酥油茶,有的递皮手套……

时光如梭。如今无数经李素芝之手治愈的病患,无一不演绎着美丽的新生。

在拉萨,曾经脊柱变形的卓玛,变身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自信乐观;

在那曲,曾经罹患结核性腹膜炎的扎巴,笑声爽朗,干起活来不输小伙子……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多年来,西藏数万人领到了军区总医院的免费医疗卡,数千人完成了先心病手术,无数人受益于李素芝研制的有效治疗高原病的药物……

行医路上的故事,李素芝从来滔滔不绝,激情澎湃,可一提及家庭,他总是轻言细语。

夫妻伉俪。在藏期间,妻子郭淑琴没少跟他东奔西跑、送医巡诊,可谓亲密战友。

可对于女儿李楠来说,长久的疏离,让她将“爸爸”这个称呼锁在心里好些年,取而代之的是一声五味杂陈的“哎”。后来,女儿终于明白父亲的不易。“我们一家人不能再这样分开了。”待到毕业,李楠子承父业,同在西藏当上了医生。

“女儿经常叮嘱我注意身体,还给我买很多衣服,可我还是喜欢穿军装!”年逾耳顺的李素芝,黝黑皮肤里绽出一抹笑意,像个孩子……

文/新华社记者 许万虎 (据新华社拉萨6月28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