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太古之道》——
品慢即是快
□ 顾 阳

对于很多面临着二次“交棒”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太古就是一本活着的商业教科书

印象中最早接触到“太古”二字,还是从小袋装“太古糖”开始的。比起寻常厨房里的白砂糖、绵砂糖,总觉得常常现身酒店咖啡馆里的太古糖,洋气十足,一定也身价不菲。后来才知道,“太古”是一家企业的名字,而且是一家不年轻的“老”企业,心里倒是多了几许好感。

最近读了《太古之道——太古在华150年》,才得以近距离接触这个已有200年历史、在华经营了150年的“老字号”。

1866年,从英国利物浦远道而来的施怀雅家族在上海成立了太古洋行,由此拉开了太古在华发展的序幕。这或许也是《太古之道》一书选择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原因之一,不过,“二战”之后,太古便迁至香港并扎根至今。

严格地说,《太古之道》不只是一部企业发展史著作,它也是一部中国商业社会的变迁史。150年来,太古经历了晚清开埠通商、民国易帜、日本侵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及香港回归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而该书作者钟宝贤正是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的教授,这使得该书考证严谨、逻辑缜密,并以史学家不一样的视角,真实呈现了太古150年来的营商之道。

太古的营商之道是什么?读罢全书,可概括为四个字:慢即是快。如何理解?按照施怀雅家族现任继承人的说法,就是“考虑一个项目的时候,我要看50年”。

以太古地产为例,上个世纪90年代,内地地产市场迅速升温,恒基、新世界、新鸿基等香港地产商纷纷进入内地。作为业界前辈的太古地产,却一直按兵不动。要知道,早在1985年太古地产就成功打造了香港金钟的太古广场,至今仍然是商业地标。直到2002年,太古才在广州启动了其内地首个商业地产项目“太古汇”,而该项目前后建设历时10年之久。

“习惯于‘慢工出细活’的太古,在香港商界显得有些‘另类’。”一位市场观察人士如此评价道。作为香港最早的地产开发企业之一,太古在港百余年总共只有3、4个核心项目,而且是只租不售、长期持有。在太古看来,有些事情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如果想做得好,需要花上10年、20年的时间,而不是通过几个月的时间来速成。

在选择每一个新业务时,太古都秉承着这样的长期发展理念。150年来,这个承诺从未改变过,但这并不妨碍太古业务发展的多元化,从早期的远洋贸易、航运、制糖、船坞,到现今的航空、地产、物流甚至可口可乐生产,太古在每个关键时期都能准确洞悉市场、把握商机,并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这其中无不贯穿着“慢即是快”的战略考量。

对于处处讲究速度的当下,太古的发展之道似乎夹杂着“龟兔赛跑”的寓意。如今,太古的掌管者已是施怀雅家族的第六代曾孙,早已跨越了“富不过三代”的“诅咒”,对于很多面临着二次“交棒”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太古就是一本活着的商业教科书。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