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巩固扶贫成果要打组合拳
林火灿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困难群众在奔向小康的征程中“不掉队”。要不断巩固扶贫成果,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使贫困地区的群众真正断穷根、富长久

近日,笔者在西部某省份听到一位领导干部感慨地说:“开展扶贫工作十分不易,但巩固扶贫成果面临的挑战更大,稍不留神,一些刚刚脱贫的群众就会返贫,个别刚刚摘掉‘贫困帽’的地区也会遇到新的困难。”

这位地方官员说了大实话。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困难群众在奔向小康的征程中“不掉队”,更要不断巩固扶贫成果,彻底铲除贫困生成的土壤。目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个别地区“刚脱贫就返贫”的现象也确实时有发生。一些困难群众脱贫可能需要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各方面积极帮扶下日子刚有起色,却因为一场大病、一个意外事故,抑或是一场自然灾害,生活陷入困境,日子再度变得艰难。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刚脱贫就返贫”的问题,巩固扶贫成果,关键要打好“组合拳”,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造血功能逐渐强大起来,从而彻底拔掉穷根,使贫困户最终走上致富路。

具体而言,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我国一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比较落后,与当地长期以来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历史欠账较多密不可分。“要致富,先修路”,要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就必须破除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因此,在扶贫中,必须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的“硬环境”,进一步打通资源要素自由流通的物理通道,使贫困地区的自身优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为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要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能带动就业、促进居民增加收入的产业。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是当地群众难以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在开展产业扶贫中,贫困地区应该在分析现有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主打产业,精心做好产业规划,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选准既与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相匹配,也可以与当地群众增收有机结合的产业,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参与到产业的发展之中,让产业的发展红利惠及广大群众。

此外,要巩固扶贫成果,必须着力推动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能够享受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既帮助困难群众提升生活品质,也要防范因病返贫或因为贫困失学等问题。

总之,做好扶贫这篇大文章,既要不断扩大战果,帮助更多困难群众脱贫,更要不断巩固扶贫成果,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使贫困地区的群众真正断穷根、富长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