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工作在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山一线的王明乾高大憨厚,讲话嘎嘣脆。他每天行走在鄂西山区矿山,随身携带两个大包,一个包里塞满电脑和维修书籍,另外一个包里则是叮当作响的修理工具。这位年过五旬的“湖北省首席技师”,整天铆在矿山搞创新,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
两个包袱
2007年至今,王明乾已经用坏了4个电脑包,工具包不知换了多少。王明乾离不开这两个大包,这不仅仅是包袱,还是他的财富。王明乾也很想放下这两个大包休息一下,但是他不能,这么多年来,他身体闲不住,脑袋更闲不住。
王明乾是一个学习型和创新型的人。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全靠勤奋自学和刻苦钻研,从事着大型设备和进口设备的维修工作。“在实践中摸索最重要。”这是他常说的话。白天忙工作,他就晚上带着问题去看书;几百页的《机械设计手册》和《机电一体化》,他看得津津有味、翻得破破烂烂。王明乾做事不达目的不罢休,他说:“很多人在维修上碰到难题就直接换新的,我只比他们多做了一件事:搞清楚问题产生的缘由,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
工作30多年来,王明乾背着两个大包,走遍了兴发集团的每一条生产线。2005年至今,除了很多小改造,他还拥有12项专利:新型防渗漏离心泵、新型防渗漏阀门……因为这些发明创新,王明乾被兴发集团的员工称为“钢铁侠”。
长年与矿山机械为伍,窝在狭小的空间里,王明乾腰椎、胸椎、颈椎等部位过度劳损。很多人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休息一会?”王明乾说:“停下来坐办公室简直是要我的命!”
一份责任
近年来,兴发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推动技术革命和工艺改进。身为公司机械专业副总工程师,王明乾敏锐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一定要以节能降耗、安全环保为导向。有了这个认识,他开始牵头大力推行技能改革。
2012年,王明乾开始着手研究“凿岩台车扶钎器”。常规情况下,凿岩台车钻杆消耗很大。他试验发现,可以在原有的扶钎器关节连接处,增加1个活动轴承来解决这一问题。经他改造后的台车每月至少节省1万元耗材费,兴发集团共计18台凿岩台车进行了这一改造。
2013年,王明乾发现,大型设备油污多、不好清理,易影响设备故障判断。他就将烧热的水加洗涤剂后,用压力枪喷在设备表面,使机器干干净净换新装,“一种高压热水洗车装置”成为他的第十个专利。
同一年,在矿山井下放炮现场,王明乾又在思索如何将火药安全地灌在打好的炮眼里。传统做法是操作员使用人字梯手动加火药,他创造性地改装140卡车,附加1个液压升降平台,保障了操作员的安全。王明乾说:“这个‘灌炮液压升降平台多功能车’可前后、上下、左右多方位运动,用途非常广泛。”
王明乾在生活中用心,并将这种用心用到了工作中。常年在矿山工作的他非常同情那些患矽肺病的矿工,多方试验净化柴油机尾气。偶然的机会,他从老人们抽的水烟袋得到灵感,采用水作为介质,发明了“柴油机尾气净化器”,安装在柴油机排气口,解决了长期困扰矿工的井下环境污染问题。他的专利“井下除尘收集车”,灵感也是来源于生活中抽油烟机的原理,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一种担当
2000年底,兴发集团矿山开始着力推广大型机械化作业,由王明乾负责主持的大型无轨设备正式进入矿山。靠着一股拼劲儿,他在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保养、技术指导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游刃有余,但也碰到了一个难题:大部分设备是进口的,价格昂贵且配件周期长,坏了怎么办?
为解决这个问题,王明乾积极推行进口设备配件国产化,对矿山大型设备进行改革创新。他有针对性地制作了《进口配件国产化管理方法》,规范进口配件国产化的各项工作;自制减震块、缓冲块绳等设备配件,降低了矿山对进口设备备品配件的依赖。王明乾自己算过账,进口设备配件国产化后,每件可降低80%至90%的费用,每年至少为公司节约500多万元。
矿山用进口设备推进台车前面的橡胶顶头,进口价5860元,能用两三个月。王明乾叠加几层废旧铲运机的轮胎,再用螺栓和胶打眼固定,一个才花费120元,能用1个月。王明乾说:“用我做的橡胶顶头,3个月才花360元钱,比进口的少了很多花费,效果也不差。”锚杆台车冲击头,进口价1800元,王明乾自制的约160元,质量更好……这样的例子太多,他说:“动动脑筋就能为公司省钱,特别有成就感。”
在进口设备国产化推行过程中,王明乾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应用模式,“我们正与河北张家口宣化华泰矿冶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我们出技术,他们生产设备,生产出来后我们试用,反馈意见。等到这个设备技术成熟时,整个行业都可以分享我们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