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让特色小镇“靓”起来
柏 洋

“出售麦子是农业,而出售种麦子的过程是文化旅游。”在不改变农田属性和土地产权关系的情况下,通过农业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改变了供应和消费模式,产生了一种新的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可能性。这正是以华侨城为代表的将当地传统产业与旅游业结合的发展模式在“文化+新型城镇化”方面的大胆尝试和探索。

众所周知,城镇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命题。城镇作为最基层的单元,它既是衔接农村和城市的载体,又是由农村转变为城市的主体。土地、生态、文化、居民、产业、交通等要素在这个过程中,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事实上,文化作为其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更多地将它视作一个整体过程。换言之,我们在强调城镇化不能丢掉文化、文化引领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更倾向于把新型城镇化这个过程作为一个新的整体意义上的文化过程。“文化+新型城镇化”就是在新的条件下产生出来的以城镇为载体、以城镇化为过程的一种新的文化样式和文化过程,也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文化驱动模式。

有人说,全球化让城市发展趋向同质化的“千城一面”,实际上这在过去数十年的城市化浪潮中已经初见端倪。令人欣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小镇。5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在全国选择1000个左右条件较好的小城镇,积极引导扶持发展为专业特色镇。其中,文化特色小镇有望成为其靓丽一笔。

当然,因为经济条件、产业环境、文化属性的不同,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特色小镇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特色小镇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各方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可以肯定的是,衡量特色小镇建设的成败,不在于“帽子和票子”而是市场,要把产业发展与当地的资源禀赋结合起来,唯有“特”字优先,特色小镇才会具有潜力和价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