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6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藏山南市:
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本报记者 代 玲

西藏山南市贡嘎县吉雄镇红星村位于绿树成荫的101省道南侧。走进红星村,专门为贫困户修建的五栋错落有致的两层藏式小楼正拔地而起。村民白玛正在忙着修建自家的新房。

出嫁后由于家庭变故回到红星村的白玛一家,一直住在出租屋里,没有多余的钱修建房屋。得益于精准扶贫的政策,白玛一家通过政府扶持和自筹一部分资金终于有了属于自家的300多平方米的新房。

长期以来,依托紧靠省道的区位优势和各项惠民政策,红星村已率先建成小康示范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但是因为生病、缺乏劳动力等原因仍有个别家庭生活困难。

“精准扶贫就是要让贫困户脱贫。我们要通过实施相应的扶贫政策,培育适合该地区条件及村民擅长的致富项目,实现有效脱贫。”贡嘎县副县长次仁巴珠说。

在红星唐卡工艺培训中心,唐卡画师们正在专心作画。红星村投入资金330万元为村里数十名常年在外的唐卡画师提供绘制唐卡的场所和资金,同时还从产业的角度考虑,为唐卡销售和技能培养提供平台。

作为连续3年获得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地区级A级扶贫先进单位称号的山南市,采取多种措施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南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形成了行业、专项、社会、产业、援藏“五位一体”扶贫开发格局。

走进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乃东区滴新村,砂石厂、农机具合作社、种养殖合作社、奶牛养殖合作社等9个专业的合作社遍地开花。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滴新村从2005年仅有6000元集体收入变成了2015年集体收入近2000万元的村庄,村民实现分红650万元,还解决了上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滴新村成了乃东区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十二五”时期以来,山南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3亿元,同时以高于全自治区0.5个百分点的比例从本级财政中拿出资金投入扶贫,扶贫贴息贷款余额也达到了“十一五”时期末的10.2倍。通过各种渠道的投入,山南市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农网升级改造、道路通畅等基础设施工程;实施扶贫项目1181个,覆盖12个县的82个乡镇525个村,受益贫困群众达到16万余人;累计建成贫困户安居工程3650户、农村危房改造3万户,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554个。创新实施了惠民政策扩面工程、民生兜底保障工程、精准扶贫脱困工程、产业发展强基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工程、就业创业推进工程、农村改革激活工程、财税金融扶持工程增收“八大工程”和一个乡镇一套增收举措的“一乡一策”办法,建成扶贫产业基地183处、专业合作组织259个。

下一步,山南将实施抓开局、赢首战,抓攻坚、求突破,抓扫尾、保目标,抓巩固、促提升“四步走”战略。2018年率先实现西藏建档立卡的5.78万贫困对象的精准脱贫,啃下这最难啃的硬骨头。

“我们早已定下时间表,今年将实现乃东、洛扎、曲松三县区率先脱贫。2017年将实现琼结等5个县1.61万人脱贫。2018年实现扎囊等4个县0.21万人脱贫。2019年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大幅降低返贫率,完全消除贫困对象。”山南市扶贫办党组书记王联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