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民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筑防灾减灾保障网
本报记者 韩秉志
(新华社发)

左上图 5月12日,银川号列车乘务人员在餐车分发防灾减灾小常识宣传单。当日是第8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兰州铁路局银川客运段开展“防灾减灾进车厢”主题活动,模拟列车行驶中遭遇地震、火灾等突发灾难时如何逃生避灾。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右下图 5月12日,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的主持人闫慧在榆林市第七小学校园气象站为学生讲解气象常识。当日,榆林市举办“全国防灾减灾日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榆林市气象局的专家和主持人向学生讲解常见的天气符号、预警信号等气象科普知识。新华社记者 陶 明摄

今年一季度,我国地质灾害同比偏重,南方春汛提前来袭,干旱、风雹、地震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害的不期而至,考验着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近年来,我国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加力,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增强,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法制不断完善,减灾救灾基础设施、人员装备和基础能力建设等不断加强,在科学减灾、依法应对的理念指导下,我国防灾减灾的每一个环节都表现得更加主动、可控,更有成效。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8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近年来,各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法制,着力加强减灾救灾基础设施、人员装备和基础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住房灾害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高效、有序应对了数次重特大自然灾害。我国防灾减灾保障网发挥出越来越有效的作用。

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健全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年均造成3.1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800多亿元。尤其是2012年京津冀特大暴雨洪涝,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和甘肃岷县漳县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威马逊”超强台风,2015年波及我国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尼泊尔强烈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对灾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在抗灾救灾斗争中,我国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也得到了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法制更加健全。”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说。

在实践中,“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减灾救灾领导体制进一步确立,在历次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处置中得到检验。与“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历年平均值相比,“十二五”时期因灾倒塌房屋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减少75.6%、38.8%、13.2%。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在各地的贯彻落实,让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有了法律保障。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制定出台了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管理办法,中央和地方各级救灾资金按比例分担机制基本建立,24个省(区、市)制定出台了本地受灾人员救助标准或已开展试点工作。减灾救灾法制体系不断完善,救灾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在全国灾情总体偏轻情况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救灾投入力度,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3项中央救灾补助标准,平均提升幅度达78%。近5年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累计向灾区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495.21亿元,调拨帐篷50.8万顶、棉衣被242.2万件(床)、折叠床21.2万张等中央救灾储备物资,为灾区救灾应急、过渡期安置、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和冬春救助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和物资保障。

防灾减灾意识显著提升

遇到火灾应该如何逃生?怎样做好日常防范措施?5月6日,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灾减灾运动会,学生们集体展示了第一套防灾减灾广播体操。

“此次运动会是为了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加强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减少灾害风险而举行的。”北京市什刹海街道工作人员王琮介绍,比如广播体操在上肢运动中设计了“火场逃生”的场景,通过捂口鼻,低头踏步等动作,教学生撤离有烟火场所的应急方法。

以科学思维防灾减灾,一直是民政部门践行的理念。国家减灾委、民政部指导各地深入开展防灾演练、宣传教育、隐患排查、编制风险图等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5年间,共命名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551个,引导并带动了社区减灾设施、救灾装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建设紧急避险场所,组织紧急疏散演练,开展安全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印制科普图书、挂图,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全国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活动,各地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6亿份,举办培训及讲座4.5万场,举行不同规模救灾演练14.5万次、主题宣教活动2.6万场,促进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显著提升。

在第8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浙江省民政厅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应急救援技能比赛,现场比试横渡、桥降、破拆、水面救援和水下搜救等多种救援技能;河北省举行防洪救灾演练,在蓄滞洪区模拟洪涝灾害发生后受灾人员紧急转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等演练。此外,各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校防灾减灾教育,将防灾减灾教育列入教学计划,明确要求开展生动活泼的防灾减灾教育。

社会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十三五”时期,我国减灾救灾任务依然繁重。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次数可能继续增多,严重程度可能继续加深,城市内涝、台风等灾害的发生可能更为频繁。在经济增速换挡、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如何增加减灾救灾公共产品供给,提升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水平,让受灾困难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有更多获得感,成为新的课题。

“要以市场和社会力量为导向,全面提高灾害救助社会动员水平。”窦玉沛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逐渐发展成长为救灾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住房灾害保险、巨灾保险等市场机制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凸显,为做好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新的助力。

2012年,民政部联合财政部、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探索推进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通知》,试点推进农房灾害保险,协同有关部门推进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目前,住房灾害保险在全国已实现全覆盖。2015年,住房灾害保险保费收入达8.09亿元,为全国9300余万间居民住房提供1.43万亿元风险保障。深圳、云南、四川、广东等地巨灾保险试点先后落地,为辖区城乡居民提供全覆盖的基本灾害风险保障。市场机制在转移和分摊灾害风险、拓宽救灾资金渠道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应对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一大批专业的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协调服务平台,制定完善救灾捐赠和志愿服务管理规章制度。经过各方努力,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市场配合、共同应对”的多元化救灾格局。

多次参与灾区救援的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峰表示,2008年是中国应急志愿者元年,随后,应急救援志愿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志愿者救援水平越来越专业化。

窦玉沛表示,下一步,要建成救灾协调服务平台和信息导向平台,进一步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信息导向和公开、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