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5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辽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
本报记者 张允强 苏大鹏

开栏的话 近年来,在中央东北振兴战略决策的支持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东北地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集聚、新的经济活力不断激发、新的优势正在形成。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东北振兴再出发”专栏,报道东北各地落实中央决策的做法。

今年以来,辽宁加快推进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通过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政策和法制环境,努力打造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让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为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19号是辽宁省政务服务中心的办公地点,成立于去年12月15日的这个服务中心汇集了辽宁40个省直部门集中办公,72个窗口可以办理499项审批服务事项,让前来办事的企业和居民无需东奔西走。自启动以来,这个政务服务中心日均接待500余人次,受理审批业务13341件,已办结11080件。

“中心之外无审批”,正是辽宁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缩影。

“放权不是放任,放手不是甩手。减权放权之后,政府不是管得少了,而是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积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吸引投资清障除弊。”辽宁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自康说。放权后辽宁始终坚持放管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政府职能重心从以审批为主的事前监管向以监督管理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同时,他们按照“三局合一”模式,推动整合监管机构,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构建统一的大市场监管体制,改变整合前监管部门强弱不一的局面,形成监管合力。

为避免一些执法人员与企业之间形成利益链条,搞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损害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问题,辽宁通过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合理确定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规范随机抽查执法行为等措施,用“智能化”和“精细化”的监管,大幅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在生产经营上。

“通过主动放权,带动相关部门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了行政审批,极大地释放了改革红利,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辽宁省工商局副局长刘升说。

2015年以来,辽宁工商机关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先照后证”等登记注册便利化举措,前置审批设立登记仅占登记量的1.9%。积极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2015年10月1日,全省按期实现了“一照一码”,年底前共核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9.1万份,将主体准入的办理时限从“一照三号”时的8天压缩到3天以内。积极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2015年9月实现“省本级事业单位广告经营资格审批”、“烟草广告审批”、“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等3项行政许可事项的网上办理。

市场主体准入管制的放松,工商注册制度的便利化,有效地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年辽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近43万户,同比增长14.8%,每天诞生近1200户市场主体,比2013年整整多了一半;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70万户,同比增长11.7%,有力激发了市场内生动力。

此外,辽宁还通过开展大规模法规规章专项清理,逐步将法规规章的“改”“废”工作常态化。

为避免重大项目审批要件多、环节多、时限长、程序繁琐等问题,确保高效运行服务经济发展,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大幅缩减核准项目的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全面取消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招标限制,降低部分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要求和自有资金门槛,为社会资本投资项目节约大量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