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斌
开栏的话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进步,构筑起通向梦想的坚实阶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多年坚守梦想、攻坚克难,在平凡的岗位上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严谨专注、追求极致,用他们的辛勤和智慧开创了美好生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造就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笔触对准一线劳动者,为您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奏响劳动者之歌。
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仪式和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耿家盛作为产业工人的代表,受邀参加典礼。说起这个荣誉,他非常激动,“我看到很多令人激动的工业产品,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制造业工人的自豪与责任”。
天干饿不死手艺人
耿家盛一家六口人,除了妹妹,其他人都在昆明重工有限公司干过车工,父亲耿鼎还担任过总工艺师。认识他父亲的人都说,耿鼎是一位传奇的技术工人。
1984年,耿家盛来到昆明重机厂工作。昆重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的前身,这家企业对耿家盛全家意义非同寻常。耿家盛说,当时到昆重当工人是个好选择。他清晰地记得,当时他算二级工,每月工资32.7元,父亲是六级工,每月收入三四百元。当时,人们会笑话技术不好的工人,对技术好的则非常尊重。“天干饿不死手艺人”,这是父亲经常教育他们三兄弟的一句话。
早年,耿家盛跟着昆重第一位高级车工技师黄廷富学习磨刀。黄师傅拿来一把车刀,磨好了递到耿家盛手里,让耿家盛照着磨。耿家盛就找来几把报废的车刀,老老实实站在砂轮机前,一磨就是一个星期。“成天反复磨刀,当时也觉得乏味。每当这时,脑子里就有父亲和师傅传授给我的话,他们说的是同一个道理:车工就玩儿‘一把刀’,刀好,活就不会差。”耿家盛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耿家盛的技术提高很快,逐渐成长为车工大师。曾任其直属领导的范子文评价说:“耿家盛的法宝就是刀,他的很多刀是根据工件特殊性自制的,这是一般人不如他的原因。”耿家盛对车刀的打磨、使用和发明,也就是他传承并总结的一个秘诀——“因材施刀”。
2015年,以耿家盛为主完成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硬度合金堆焊机加工刀片”申报了国家创新项目。
细节和过程重于结果
耿家盛说:“做完工件,我习惯回顾一下做的过程,这样,产品加工中的得失就能一览无余。在随后的工作中,把前面产品的缺陷克服掉,内心就会十分愉悦、满足。”
耿家盛十分注重加工产品前的准备工作,“每次接到图纸,我就先弄明白零件的复杂程度,再选择适合的刀具、工装、量具。准备越充分,工作起来就越轻松”。任务饱满时,他能够同时手工操作3台车床加工不同的零件,一天能干100多个工时,这都得益于他开机前的大量准备工作。
耿家盛非常爱护他的机床,定期保养,每天擦拭,确保了机床的精度,加工起零件来速度快、质量高。“有的师傅不爱惜自己的设备,设备故障就多,工作效率自然就不高。”耿家盛说。
1985年,厂里分给车间一台新车床,一直没有派上用场。耿家盛上夜班没车床可开,便跑去找车间主任,主任干脆地说:“你自己安装好了,车床就归你。”耿家盛马上找来手锤和钢钎,凿出地脚螺栓孔,和机修工人一起校好水平,拧紧螺帽,把机器安装好了。从此,耿家盛在这台床子上一干就是10几年。现在,车、镗、铣、刨、磨,耿家盛都在行,是名副其实的“全能”机床工。
1993年,公司首次承接132HC塔机生产任务,主要零件主弦杆长2500mm,要求四件一组长度一致。原加工工艺效率低,费用高,耿家盛和工友研制了4件双“V”形铁,将主弦杆摞起来用T68镗床加工。同时,改进刀具利用机床夹盘铣刀,将刀片主后角减小,再加强工件钢性,加大了吃刀深度和走刀量,使每组的加工费用从1250元降到300元,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
2007年,耿家盛加工橡胶设备绉片机的辊轴,由于加工难度太大,他改进机床挂轮,改装可调速电机,降低工件转速,自制高速铣头,将其固定在刀架上,利用小拖板的移动,消除工件正转与反转带来的综合间隙。改造后的设备加工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耿家盛说,“对机械加工而言,细节和过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加工过程的严格把控,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们现在看到的管理更多注重结果,只要结果是企业在生存压力下得出的简单逻辑,与工匠精神相去甚远”。
2015年5月,昆重公司一楼大厅内,迁址新建的“耿家盛工作室”正式挂牌。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工作室先后接待各方调研及观摩学习活动500余人次。
如今,“师带徒”仍然是昆重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以耿家盛为主导的工匠工作室的重点任务。近年来,工作室先后与50余名青年职工签订了师带徒协议,耿家盛本人平均每年带徒7人以上。
马自辉是耿家盛的得意门生,已成长为企业的生产骨干。在他看来,耿家盛身上的很多优点令人佩服:“他能吃苦,经常带我们干到深夜;做事不拖拉,日清日毕;为人和气,一专多能,我们公司90%的设备他都能运用自如。”
守住做工人的本分
自认为出身平凡、岗位平凡的耿家盛,尽管已站在“国家技能大师”这一人生巅峰,却始终未曾忘记“忧国忧企”。
昆重已走过57个年头,辉煌与落寞交织,现在正处于发展的低谷,职工人数和收入都降低不少。
面对这种情况,耿家盛有最现实的担忧——技术工人青黄不接。“在我们厂周围,每天都有拿着锄头的农民工等着干零活,多的一天能挣200多元。我是高级技师,但到手的收入有时还没有农民工高。”耿家盛说,“前年我们分公司分来17名大中专学生,现在没剩几个了。有的青工家长到车间一看,就对孩子说,‘走了,别干了’。现在,技术工人不吃香了”。
耿家盛也面临着诱惑:好几个学校来挖他。如果去学校教书,他的收入会比现在高得多。但他说:“我不能、不会、也不可以这样做,我们这代人很传统,有感恩心和组织观念。”
“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我也曾经拿过五六千元,甚至一万元的工资。企业经营有起有落很正常,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最近,我们公司和上海一家企业合作,研发了一种新型环保厕所,市场前景应该不错。今年1月,公司聘任我为首席技师,每月给予技术津贴2000元。在企业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这是对我的极大认可。”耿家盛说。
采访结束,记者提出想到耿家盛工作的车间看看,他很高兴,因为习惯在车间里干活的他,不太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在车间,指着一台台操作过无数次的设备,耿家盛如数家珍。看着那些不太新的设备,记者随口问了一句:“哪一台是时间最早的?”他说,“是这台车床,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虽然已经没有精度了,但前两年还用来加工过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橡胶机”。耿家盛还是那样坦荡、直爽。
临别时,记者感谢耿家盛接受采访。他说:“我积极配合采访,是想让大家知道,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曾经有一群工人是崇尚技术的,为了心中的那份尊严和荣耀,他们一直在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