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造“太湖之美”
本报记者 鲍晓倩 魏永刚 薛海燕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石臼漾湿地建设在城市水厂取水口上游,既净化了水质也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鲍晓倩摄
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二维码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一曲《太湖美》,道不尽江南水乡美。

江南初春,环湖而行。风吹皱一池湖水,湖畔垂柳吐绿,梅花盛开,烟波浩渺的太湖风光旖旎。作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水域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流域涉及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事实上,太湖流域用占全国0.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GDP的12%至14%。

与太湖相连的,是奔腾的母亲河长江;与转型升级的长三角相依的,是整个长江经济带腹地。一场发生在太湖之滨的深刻变化,正从长三角扩散,沿着江流延伸到整个长江经济带。

理念之变:

从开发到保护

面对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必须守住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

太湖治理不仅是一场攻坚克难的治污战役,更是一场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

“流域生病,无锡吃药。2007年爆发的太湖蓝藻危机,是经济无序快速发展长期累积的结果,是太湖全流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办主任顾岗看来,这种切肤之痛,带来的是无锡发展观念彻底改变。

3月,无锡马山岛,三五成群的游人在太湖之畔的“灵山小镇·拈花湾”体验禅意慢生活。马山岛是深入太湖中的半岛,坐拥三面临水的太湖风光,无锡市滨湖区将其结合禅文化打造出一个度假风情小镇,古朴、精致、淡雅的山水丛林中,粉墙黛瓦的小镇让更多欣赏湖光山色的游人留下来。

太湖中的东山岛,同样已经成为苏州市民休闲旅游的胜地。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西巷村里的“西巷栖居”创意民宿每到周末一房难求,湖堤漫步、乡居生活吸引了无数渴望回归自然的城里人。仅有75户村民的西巷村建有高水平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家家户户污水入管网,没有一滴污水进入太湖。2016年,东山镇将实现乡村污水处理全覆盖。

从大开发到大保护,理念之变给太湖带来了深刻变化。

工业发达的无锡,先后投入590多亿元治理太湖。无锡实现了“排水用户全接管、污水管网全覆盖”,累计关停企业近3000家,全面构筑清淤调水体系,全面开展沿太湖200米范围内退耕、退渔、退居,全面取消环太湖1公里核心区的畜禽养殖,全面清除太湖水域围网养殖,累计修复28个重点湿地……“只有还太湖一湖碧波,才能无愧于大自然对我们的丰厚馈赠。”说起这些年的太湖治理,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这样感慨。

坐拥三分之二太湖水域的苏州,一个太湖沿岸的生态“大客厅”正揭开面纱,“2008年前,东太湖边是封闭经营的农场,湖上还有大量的网箱养殖,吴江紧靠太湖却难见湖。如今,人们可以跟美丽的东太湖亲密接触。”苏州市吴江区区委书记梁一波说,吴江将寸金寸地的湖岸线纵深几百米做成开放式公共生态产品,这里成为和太湖水系互通、亲和交融、绵延几十里的巨型亲水绿廊。

苏州正在用“四个百万亩”计划有效地涵养生态。从2012年开始,苏州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建设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各百万亩。到2015年,“四个百万亩”完成率达到100.6%,山水林田湖开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大自然休养生息的力量开始勃发。

经过近9年高强度治理,太湖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2015年,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从过去的劣五类改善为四类,富营养状态也改善至轻度。

太湖治理最宝贵的当属“从开发到保护”的理念之变。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近日表示,面对当前长江流域开发和生态安全保护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必须加强流域统筹,守住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这,也是太湖治理的科学理念。

方法之变:

从治污到转型

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一些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必须关闭,一些高污染的产业必须淘汰,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账!”太湖周边的城市行动起来了:围绕减排,加快升级改造,抓住治水这个龙头,推动企业清洁化改造;围绕截污,不放过一个死角,监控所有入湖断面、河网,截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把污染物控住、截住、管住。

光靠“减”和“截”显然不够。2007年至今,太湖流域人口增加了1000万,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污染的排放、资源的消耗同样会快速增长。

“太湖水污染,表面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源头在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之中。”李小敏说,太湖治理取得成效的根本在于产业结构的改变、发展方式的转变。

无锡近年来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的绿色化程度,大幅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工业总能耗逐年下降。2015年,无锡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6.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1.5%。

苏州的压力更大。“苏州有15万家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二,聚居了1300万人口,环境承载已经达到极限。”苏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陆振东说,现实面前,苏州必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变化已经发生。翻开苏州产业地图,一场由创新引领的变革正徐徐展开。以纳米技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为代表的高端新兴产业已成为苏州新的增长动力。有数据为证:2015年前三季度,苏州收获两个标志性的“1万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流域水质”。污染治理要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相结合,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防止污染反复。这,是太湖治理的方法论。

机制之变:

从分治到统筹

治水,要统筹各部门,要统筹全流域

太湖治水,有个“河长制”。江南水乡水网密布,治湖先要治河。“河长制”首创自无锡,从2008年开始,无锡5000多条河,每条河都有河长。“河长制”明确了地方党政领导的职责,最大限度整合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弥补了“多头治水”的不足。如今,“河长制”已经在江苏多地全面推广。

流域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太湖治理需要的不仅仅是部门间的合作、一条河的统筹,更需要更广范围内的跨区域合作。2010年,包括无锡、苏州、常州、湖州、嘉兴在内的环太湖五市人大,在无锡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并发表了联合推进太湖治理的《无锡宣言》,探索建立跨区域共同推进治太的平台。2011年11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太湖污染治理从原来的各城市分而治之转向统筹协调。

“湖泊去营养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夏季太湖蓝藻可能还会局部出现,太湖治理不只是治蓝藻,而是要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恢复太湖生态系统,这是个生命工程,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平心静气,苏浙沪三省市携手作为。”无锡市水利局局长王鸿涌说。

苏州有一笔生态账,记录了苏州人解答保护和发展这一历史命题的勇气与创新。2010年7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在全国率先全面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2014年4月,苏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步入以法律法规形式规范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用制度保障生态“守望者”利益的轨道。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苏州全市累计投入生态补偿资金60.78亿元,103.88万亩水稻田、29.24万亩生态公益林、165个湿地村、64个水源地村、8.97万亩风景名胜区得到了补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太湖等主要湖泊富营养化得到控制,并明确将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预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对上下游、跨流域合作治水发挥积极作用。治水,要统筹各部门,要统筹全流域。这,是太湖治理的创新和探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