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在贫困线附近徘徊的贫困村和贫困户重视不够,这种状况亟需改变。接近贫困线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生产经验,实现典型贫困人口脱贫可以从中取经,各地必须注意发挥一般贫困人口对典型贫困人口的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以来,各地普遍加快了脱贫攻坚的节奏。笔者日前在西部调研时看到,对条件差、收入低的典型贫困村和贫困户,各地高度重视,采取了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企业带动、社会帮扶等多种精准扶贫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做好“啃硬骨头”、打“歼灭战”的准备。但对一般贫困村和贫困户,特别是对在贫困线附近徘徊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则重视不够,缺乏足够的帮扶措施,出现了“先啃骨头后吃肉”的现象。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亟需改变。
首先,在贫困人口中,收入接近贫困线的贫困人口数还有一定比例,也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对象。以“贫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2006年之后,随着西海固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劳务输出产业的普及,当地贫困人口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相当一部分人实现脱贫。在西海固,如果五口之家有一个青壮年劳动力能够常年在外打工,家庭年收入就能达到3万元左右,年人均收入也会高于国家设定的贫困线,这在西部很多地区是普遍现象。
其次,在贫困线附近徘徊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更大。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贫困地区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扶贫方式也由“输血式”变成了“造血式”,扶贫效果大幅提升。但由于起点低、资源条件差、发展方式粗放,目前,西部贫困地区的不少产业遭遇发展瓶颈,转型升级面临极大困难。但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无法完全以行政手段解决,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加大了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早谋划早着手,力促脱贫产业跨越难关、实现升级。
说到底,解决好接近贫困线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对典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这是因为,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基石,典型贫困户和贫困村一般没有产业或处于产业的最初阶段,而接近贫困线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生产经验,实现典型贫困人口脱贫可以从中取经,各地也就必须注意发挥一般贫困人口对典型贫困人口的示范带动作用。
“骨头要啃,肉也要吃”。脱贫攻坚不能主观、不可偏颇。各地要分配好人力、物力、财力,注意协调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建设,保质保量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